(2)选文(二)中,张自忠留下来,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京市长,继续与敌周旋。宋哲元对他慨叹说:“慷慨赴死易,临危负重难”。请结合选文中相关内容,解读“临危负重难”的深沉含义。(6分) 参考答案: 当时的华北,面临失守,军人家眷需要疏散和安置,京津一带要避免重大损失,沙场上的官兵尸体等待收殓,这些,都是当时国家的“危”。而张将军留下来,一面要强抑国仇,巧妙与敌周旋,避免国家和百姓遭受更大损失,一面却要承担遭受同胞误解,背上叛国投敌的骂名的危险,这是“负重”,也是“难”之所在。 (3)两篇选文都是记述张自忠之死,但写法有异。请从记述内容、记述顺序、语言风格三个方面中,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 记述内容:选文(一)着重写将军魂断沙场后,中国将士勇夺遗体,其灵柩由长江上溯运回重庆安葬,引来民众祭奠的盛况。选文(二)则对将军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由英雄变成汉奸,再由汉奸变回英雄的全过程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述。 记述顺序:(一)中部采用插叙,记述张将军牺牲的原委。(二)采用顺序,从喜峰口战役到抗战全面爆发,再到武汉会战,40年战死湖北沙场,都按时间顺序安排的。 语言风格:(一)叙事中抒情,语带悲愤,强烈地表达了对张自忠这位民族英雄的敬仰,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二)的语言沉稳朴实,对张自忠将军数年的经历娓娓道来,重客观表达。(意对即可) (4)有人说,是舆论和公众逼死了张自忠?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结合文中内容具体说明。(8分) ①赞同。张自忠忍辱负重,留守华北,与敌周旋,这既是遵照上级命令行事,又是避免更大损失的救国行为,可公众却骂他叛徒、大汉奸、卖国贼,称之为“张逆自忠”、“张邦昌之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端飞来的罪名,才使后来的张自忠下了必死的决心,所以大敌当前,也要不顾别人反对而孤军深入,羊投虎口。在最后时刻,明明有东北口一个口子突围,他却认为自己不能撤退,因为一旦撤退,国人的口水必将再度淹死他,所以,他唯有选择一死以证自己清白。 ②不赞同。公众误解张将军,在当时复杂危难的局势下,原属正常。一个军人,一个战场高级指挥官,自可理性待之,用自己的杀敌行为和战功为自己正名。再说,忠勇献身,马革裹尸,原本是军人职责所在。所以,张将军的殒命,是个人的忠勇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