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如水 凌 鹰 那时候我还并不知道有个英国画家叫莱顿,也就更不知道他的《牧歌》了。但我总觉得这些年一直就在一曲牧歌里静坐。 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的小房子里。 小房子是金色的,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和温暖。小房子的侧边安置着一架同样是金色的筒车。独守这精美的小屋和这古老而又新颖的筒车,我无法不静坐如莲。 这金色的小屋是我的太太琼送给我的。她对我说:“当你漂泊累了的时候,就坐在这小屋里,听听筒车溅起的水声,好吗?” 我顿然感到我的灵魂正急急忙忙地从一个很幽静的水涧边往回奔跑。在途中,我突然发现一朵洁白的蒲公英,它就那样静立在一片非常茂盛的菜地里,像一朵随时会融化的雪绒,显得格外清雅孤独。我伸手摘下这朵蒲公英,认真地撒在小屋门口。蒲公英的随遇而安早就织就了我生命深处那份禅境。 我依照她的嘱咐,小心地按逆时针扭动筒车。扭完,筒车便转动起来,一首非常轻柔 舒缓的钢琴曲从金色小屋里飘出来。我想不起这是谁的曲子,但我却分明看到金色的筒车上洒满了阳光。阳光照耀下,筒车上的一串串晶澈的水珠溅湿了已属于我的这间小屋。蒲公英的种子在这时又绽出了它孤傲空灵的性情。我静静地听着这如水的音乐和音乐之水,静静地走进它美妙无比的清韵…… 坐在这音乐之水中,我总是要怀想起那个叫维伐尔第的意大利作曲家,那个一生富有、挥霍无度,最后在维也纳逝世时已一贫如洗的作曲家。无论是他的富有还是他的清贫,都不足以让我改变对这位“音乐牧人”的追随意向。自从我在西北的一所大学校园里偶尔听到这位作曲家的一首叫《四季》的曲子之后,我便深深地被吸引了。 我常常带着一个小小的录音机到西安郊外的玉米地里去聆听维伐尔第的《四季》。在这片玉米地里,我听到了那群鸟的鸣啼、潺潺的清泉、清脆的风笛和牧羊狗悠长的叫声;在音乐的流水里,我还看见微风吹动着一片辽阔的麦田,看见农夫们正在载歌载舞,看见一位猎人扛着猎枪带着猎狗走入一片林海,看见深夜里的一间农家小屋里燃起一盆炉火,一位质朴而又清秀的农家女正焦灼地盼望猎人的归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莱顿。他似乎是专为打破我的宁静而来的。 因为他给我带来了另一支“牧歌”。 如果说维伐尔第的《四季》是一曲有色彩的音乐,那么莱顿的《牧歌》便是一帧有旋律的绘画。 我不知道这个十九世纪末英国最具声望的学院派画家、这个英国皇家学院院长,为什么在画了一大批古典主义宫廷画之后,突然把自己的画笔投向乡野?莱顿在其《牧歌》里画的是一个牧羊少年教一个乡村少女在他们放牧的山脚下吹奏竹笛的热恋场景。牧羊少年和美丽的乡村少女相依而站的那份浓情让我不由又想起我和我的妻子当时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的那份情状。我当然知道这只是我个人的联想,与莱顿毫无关系,但莱顿让我找到了一种回归。 莱顿在22岁的时候因一幅气势宏伟的《奇马布埃小姐护送的行列通过佛罗伦萨大街》被维多利亚女王收藏而成为英国皇室的贵族画家,但他的《牧歌》却告诉我,他也在一种迷失中寻找。于是,他便用画笔追随那个牧羊少年和那位农家少女哼着一支英国小调溜出了皇宫。凝望洁白的云彩、翠绿的树木、褐色的土壤、欢快的羊群,莱顿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到一种在英国皇室从来不曾有过的轻松和释然。 跟随莱顿放牧归来,他回他的英国皇室,我固然依然还是要回到我那间筒车飞扬的金色小屋。 11.分析文中第五段画线语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12.文章第八段详细地描写了一幅想象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13.文章最后说“我固然依然还是要回到我那间筒车飞扬的金色小屋”,这是为什么? 14.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回归自然,是为躁动的心灵寻找宁静的]港湾,是为被尘世污染的灵魂沐浴洗涤。你觉得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心灵向自然的回归呢?请分条陈述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描绘蒲公英的清雅孤独,表达了“我”对蒲公英的怜爱,说明了“我”那种随遇而安的性格就来自蒲公英。 12.①表达了灵魂的漂泊者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②突显维伐尔第的《四季》是一曲有色彩、有自然之趣的音乐,③引出下文莱顿的《牧歌》。 13.①那里散发着阳光的气息和温暖;②小屋里那古老而新颖的筒车能带给“我”如水的音 乐;③金色的小屋能让漂泊累了的“我”得到歇息,能使“我”的灵魂回归乡野。 14.示例:①需要净化心灵,淡化物欲;②需要安抚心灵,消弭躁动;③需要美化心灵,超然脱俗;④需要平视、善待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