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草像是村庄的主人》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02-12 21:50
草像是村庄的主人    王宏哲
①那些年,草总是会和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地里忙碌,很可能就是因为要对付那些比庄稼长得还要欢势的草;我在村外的路上闲走,牵住我脚步的又多半是路边那些伸展出来的草;即使是我在村子里迎面碰上的一个女人,她也极有可能就叫春草秋草或者是别的什么草。草在我生活过若干年的村庄无处不在,草在我的那一段岁月里四处扎根,蓬勃生长。
②我曾经用了整整一天时间翻好了一块地,那些草根呀草枝呀被我深深地埋在了土底下。我原以为这样我种下的那些种子就能安安生生无忧无虑地发芽成长了,没想到过不了几天,我的那些种子才刚刚冒出一点儿芽芽,那些草却已经嬉皮笑脸地长成了一片。那些草大约是和我耗上了,它们可能是要试一试我究竟有多大的耐心和毅力。我从地头开始,一连拔了几天。眼看就要拔到半中腰的时候回头一看,我拔过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草又长了出来,它们在风的怂恿下摇头晃脑,有的还得意洋洋地冲我扮着鬼脸。我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我这才知道,我是拿那些草没有办法了。我不得不容忍它们和我的庄稼一起长大。
③事实上,草在地里从来就没有灭绝过。人试图把它们从地里赶尽杀绝,人一代一代忙碌了多少年,结果往往是人把自己的生命都忙完了,草却一季一季的生长着,从来都没有耽搁过。我慢慢明白了这一点,在对待草的问题上就渐渐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那些草也并非一无是处。草借着我的双脚走回了村子,草用自己的身体喂饱了那些猪马牛羊,也让我的院子里有了一些生气,让我的日子有了一些生机。
④人接受了草以后,草也就和人亲近了。那些长进村庄的草们谁知道是什么时候动身的,仿佛一夜之间,它们就长在了墙头,长在了路边,长在了院子的某个角落或是窗下的那一片空地,静悄悄地,闻着村庄的气味,人的气味,一声不吭的长到了冬天。等到来年,那些草还会再长出来,那个时候,它们可能已是拖儿带女的一大家子了,它们紧紧的围在一起,为首的那一个一定会兴味盎然地向它的孩子们讲述着它曾亲眼目睹过的一个个故事。而那些故事总归会和村子里的人们密切相关。比如那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终于没有熬过那个冬天;那个叫春草的心比天高的姑娘,她在多少次高考失败后,终于收拾了那些书本背起背包远走了他乡……
⑤草记着村庄里发生的事情。草在自己的角落里默默地目睹了村庄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草其实早就是村子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了。
⑥在人和草共同生存的村庄,草有意无意的深入了人的生命细节,而人对于草的认识,往往还只仅仅停留于冬枯春荣。日子往前走,村庄也在往前走。只是总有一些人走着走着就被一个一个的日子给远远的扔下了,远得永远也回不来;而草却年年会回来。草真正把根扎在了村庄,草才在绵绵无期的日子里像是村庄真正的主人;而人的根不牢,人注定了只能是村庄里生长一季的草。                         
(选自《散文》2009年第9期,有删改)
11.试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12.联系全文,概括作者对草的态度有何变化,这些变化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请从修辞和语言的角度赏析文章的第④段。
14.请联系文本举例探究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参考答案
11.(1)总领全文,“和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领全文;(2)为下文叙写拔草、草讲故事、反思草作铺垫;(3)由实到虚,先写现实生活中的草,然后写到草的精神;(4)与文章最后一段对草的反思相呼应。
12.先是排斥草然后是容忍接着是接纳最后是反思。(感性的排斥——理性的接纳——本质的反思)
从作者态度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先是不喜欢,接着到亲近它喜欢它,最后上升到一种深沉的爱和敬仰。
13.(1)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草以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对人的亲近以及对村庄的爱。
(2)语言清新自然、灵动,有感染力。(适当举例分析)
14.(1)通过对比,突出了草的生命力强、对村庄不离不弃、有强烈的根意识。如:写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没能熬过冬天,而草却在冬天后如期而至,表现了草的顽强的生命力;一个叫春草的姑娘在遭受高考接二连三的打击后,远走他乡,而草却对村庄始终如一、不离不弃,有着强烈的根意识。
(2)提出“什么才是真正的主人”的命题。
作者认为能称得上主人的条件是:对土地不离不弃、有爱心、有强烈的根意识。而一向以主人自居的人不合格,不具备这些条件,默默无闻的草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主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