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可是,辛弃疾一出场,就唱出了豪放派的最强音。这位顶天立地的奇男子,要把平生的一腔热血交付给战场。他的声音让祖国山河都为之颤抖。且看他的《永遇乐》,如何写落日: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由眼前的斜阳草树,想到宋武帝刘裕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后来的婉约派词人吴文英,再也没有了嘹亮的歌声,多了几分个人情思的咏叹: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有明月,怕登楼”,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多情多感之人,总是容易望月生愁,或相思,或思乡,总是宛转动人。 六 豪放派词人刘克庄,看着南宋的局势日渐沉沦,当他重阳登高时,再也没有辽阔的心境,更多的是夕阳西下的惨淡: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去北,日西匿。 壮志未酬,词人在感愤之余,觉得自己既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在此佳节也只能赏黄花以遣怀,借酒浇愁了。“鸿北去”,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而婉约派的王沂孙,在《天香·龙涎香》中描绘的月色,更多了几分奇幻诡谲的气氛: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 海中礁石上缭绕着浓烟,层层云涛蜕尽,淡月出现,鲛人趁着夜晚,到骊宫去采集清泪般的龙涎。诡谲奇妙的想象,诡谲奇妙的语言,让人悬想不尽。 七 当民族英雄文天祥经过爱国志士张巡、许远祠堂时,写下一首永远闪耀着民族气节的高歌《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英烈的祠庙掩映在古木寒鸦、衰草夕阳之中,作者分明感受到了凛然正气,并对误国的奸雄发出严正的警告。 南宋最终还是灭亡了,最后的婉约词人张炎,隐居江浙,玩赏着湖中的月色,显示着最后的清绝形象: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净看、匹练飞光,倒泻半湖明月。 荷叶承露,就像当年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流下的泪水。然花叶虽尽,而明月长在,秋光似画。作为隐逸者,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许这才是他最后的归宿。 八 宋词中这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似乎已经结束,可是当婉约派词人玩起角色反串时,却又显示另一番风采。你看,李清照的《渔家傲》,苍茫日暮之时,词人却要展开鹏程万里,飞向三山: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女词人在路长日暮的环境中,上下求索,这种执着的精神,高远的理想真是让人震撼。 但是,如果豪放派的领袖苏轼,玩起反串,歌咏月色时,所有婉约派的大家,都不禁低首折服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