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山东今岁点行频, 几处冤魂哭虏尘。 灞水桥边倚华表, 平时二月有东巡。 【注】 山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点行:按名册抽丁出征。 虏尘:指回鹘南侵。 灞岸:即诗中灞水桥,在长安东边,为旧时东巡洛阳的必经之路。 点行:按户口名册抽丁出征。 华表:这里指路上的木柱,立于大道交衢。 东巡:指盛唐时皇帝巡游东都洛阳。 1.“灞水桥边倚华表”写的是眼前之景,还是昔日之景?此句在全诗结构上有何作用?(5分) 答案 眼前之景。此句在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有前面的战争才使灞水华表无人修复倚倒水边,又由倚倒的华表联想当时皇帝东巡时的情景。 2.本诗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6分) 答案 对比。诗人将今日的战火不断与昔日太平盛世皇帝东巡时的场面相对比,表现了平民百姓因战争遭受的痛苦,同时也慨叹唐王朝的国势衰微,今不如昔。 简析 此诗作于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据《通鉴》,这年八月,回鹘乌介可汗帅众南侵至大同、云州一带,唐廷下令征发许、蔡、沐、滑等六镇兵马,准备抗击。诗中反映的是征调各地军队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