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宿田家》“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02 18:08
宿田家
唐彦谦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
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
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
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
小心事延款,□余粮复匮。
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
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
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注释
⑴宿田家:宿在农家。宿,投宿。田家,种田人家。
⑵行履(lǚ):这里指行走的脚步。履,鞋。
⑶隶:官府的公差、衙役。
⑷花柙(这里读yā):即花押,在文书上或契约上签名。
⑸鹰隼(sǔn):两种凶猛的鸟。驾:凭借,依仗。
⑹搪塞(táng sè):应付。
⑺颠踬(zhì):走路时跌跌绊绊的样子。
⑻延款:招待。
⑼□:此字原缺,一作“酒”,联系下文,“酒”字的可能性很大。酒余,剩下的一点点酒。匮:缺乏。
⑽种鸡:正在下蛋做种的鸡。
⑾芳醑(xǔ):有香味的美酒。
⑿渠:他,指田家,一说指上文的老妈妈。
⒀瘠:瘦弱。
⒁弊:困顿。
⒂伊尹:商汤的贤相,佐汤灭夏,使天下大治。
⒃尧舜治:尧舜时代那样的清明政治。

参考译文
沉沉夕阳下了远处的山峰,在荒村中倦客歇息了步履。
停下马车安歇在小小茅店,我卧在床榻上正沉沉酣睡。
忽然听到一阵阵扣门声急,说是下乡催租的赫赫官吏。
手捧着带有花押的公文本,好象鹰隼一般依仗着声势。
良民们昨常惧怕严酷官府,这声声叫喊使人肝胆全碎。
老妈妈走到门外前去应付,跌跌撞撞向东一头又向西。
陪笑脸小心冀翼招待饭菜,缺菜少米哪能打对得满意。
东邻借一只留下蛋的母鸡,西舍借一瓶酒味浓的香酒。
一直吃得饱而又饱还不散,饮而又饮一直到酩酊大醉。
心里害怕明天一早去见官,向官吏苦苦哀求久久下跪。
这件事使我彻夜木能入眠,为这农家的遭遇流着眼泪。
民间的财富早被盘剥干净,人民大众的生活日日凋弊。
我这小官白白有圣贤之心,无法挽回尧舜时清明政治。

创作背景
唐代末年,吏治更加黑暗腐败,当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各级官吏趁机敲诈勒索,民不堪命,社会危机日渐严重。诗人是朝廷官员,官至节度副使、刺史等职。一次他在赶路途中借宿农家,碰巧耳闻目睹了下乡的差役对农民的欺压敲诈,诗人为之流下了同情的眼泪,深感自己虽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愿,却无力回天,对混乱的时局毫无办法,于是他以自己的所见所想入诗,写下了这首《宿田家》。

赏析
《宿田家》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诗人夜宿田家的所见所想。全诗语言质朴,描写细腻,犹如一幅生动逼真的社会生活画,揭示了唐末社会的无比黑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好恶之感,是一篇思想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
这首诗通过诗人夜间投宿农村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晚唐统治者对人民的欺凌、压榨和盘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痛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残酷统治的不满。
全诗共分三层意思。先写诗人日暮投宿,夕阳没入了远山,诗人来到这偏僻的山村之时,已经感觉很疲倦了。“日落下远峰”点明了时间,“芜村倦行履”交代了投宿的地点,而且这两句渲染出一派苍凉索漠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凄凉的基调。三、四句为过渡句,诗人在小店中借住一宿,这看似平静的茅店,真的是平静的吗,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同时“酣睡”二字也紧扣上联中的一个‘倦’字,突出了诗人旅途中的疲劳。
这首诗第二个层次是写诗人在店舍中所见所闻。“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这两句叙述差人的到来惊醒了睡梦中的诗人,“扣门急”是诗人所闻。一个“急”字写来人来势之猛,扣门的声音一声急似一声。在这之后点出了人物,原来这是一伙催租的差吏。这两句也暗示了差人的跋扈及其嚣张气焰。诗人又用“公文捧花柙,鹰华假声势”,来写差吏的装腔作势和鹰单般的凶狠,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差人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穷凶极恶的丑恶嘴脸。一个“捧”字,突出了差人对上司的媚颜奴骨;一个“假”字,则突出了差人作为官府鹰犬的可憎面目。
接下来的十二句是写田家应付官差的情形,是诗人所见。“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这两句描绘了农民们老实可怜的样子,和差人的穷凶极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惧”字体现了官府扰民、欺民、掠民对农民心理造成的恐惧感之深、之重。
下两句描绘了一位老人夜晚开门出去应付差人时步履蹒跚的情景。为什么会是老母亲去应付如狼似虎的公差,年轻人此时都哪儿去了,诗人虽未明说,但也可知是那无止境的徭役和兵役是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村中的年轻人也许早就被抓丁拉差掠走一空,即使有剩下的,哪还敢见公差,何况是晚上。“老脚走颠踬”一句饱含辛酸,官府无道、掠民扰民,民不堪负重,于此可见一斑矣。
“小心事延款,酒余粮复匮”这两句描述的是老母亲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招待公差,却苦于酒少粮缺。“小心”突出了老母亲对公差的恐惧。“酒余”句则突出了农户家中十分窘迫的生活状况,反衬了公差的可恶,揭示官府及其爪牙不体恤民情,扰民掠民的事实。
“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这两句描述的是老母亲借鸡酒招待差人的情景。差人既然已经来了,家境再窘迫也得想法招待,于是只好去东借西借,这个中的酸楚及痛苦也许只有这无奈的老人心中才最清楚。要在平时,谁又舍得去宰吃正在下蛋做种的鸡。可差人来了又不得不宰,这平白的叙述中隐蕴了千千万万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多少无奈。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差人吃了又吃却不仅仅满足于吃饱,酒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方才罢休。“不厌饱”、“直呼醉”是诗人对差人丑态穷形尽相的描写。而老母亲,她害怕明天去官府见官,在灯前跪着对差人苦苦哀求。一个“怯”字进一步体现了老百姓对官府的恐惧之深。“苦苦”、“跪”都是描写老母亲的,年纪大得连走路都跌跌撞撞的,在忙忽着让差人酒醉饭饱之后还要对其下跪哀求。此情此景,真可谓撕心裂肺,让作者目不忍睹。诗人虽并未写差人此时的举手投足,但已经暗暗说明:如果不是他的恶言相逼,老母亲又怎么会有如此的举动呢?
诗的第三层是写诗人的感叹。“不成眠”说明诗人对官吏横行,贫民受苦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怀,可见诗人对人民痛苦的同情。用“滴清泪”体现诗人对这民不聊生的关心和哀叹。下四句正是从这感叹中发生而来。诗人感叹的是“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在统治者严酷的剥削压榨之下,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
全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记人记事具体形象。人物虽着笔不多而形象却很生动逼真,各具情态,老妇的衰老与伤心,差吏的凶残与无厌,诗人对田家的同情与对差吏的痛恨的感情都真实流露了出来。[



相关阅读

有关思乡的唐诗鉴赏
万楚《五日观妓》“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
皇甫冉《春思》“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全诗翻
李百药《秋晚登古城》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曹松《己亥岁》“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