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睛。 (注)①本词写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78年)春,作者正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自绍熙四年冬天至五年春,他曾屡次上书求归,但朝廷始终没有明确答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雨当春”化用了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巧妙无痕。 B.“要趁归耕”直接表达词人归耕田园的想法,清明时节,这种念头更加强烈。 C.“花絮飘零,莺燕丁宁”运用拟人手法展现清明时节的景物特点,景中有情。 D.“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暗含着词人希望归耕而又有所顾虑的复杂心情。 15.请分别从写景和比兴的角度理解“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中“恨”之缘由。 答 14.D 15.①写景角度:夜晚一会儿刮起大风,一会儿升上明月,一会儿铺满乌云,阴晴无定,变幻莫测,令人生恨。②比兴角度:词人以阴晴无定、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暗喻朝中及地方官场小人的谗谤迫扰,自己不堪忍受,因此生恨。 【大意】 我坐在小窗子前,侧耳细听檐外的声音,可恨的是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杨花柳絮飘零乱飞,黄莺燕子细语叮咛,恐怕我流连西湖的风景漫步闲行而不回家耕田种地。谁知道天心背后,又在费什么心思,搞什么新的花样,他们能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晴。 《行香子·三山作》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盼望及早归耕而不得的急躁不耐之心情,下片写预想盼到“天心肯后”的欣喜心情。全词以阴晴难测的初春天气比喻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的矛盾心境,表达了倦游恩归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