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宋词精选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行香子·秋与》“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全词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03 13:53
行香子·秋与
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①。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飞英如霰。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注释】①《世说新语》载,殷浩被罢黜后,整天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此处暗引典故。
⑴“浑无处”二句:是说触目尽是因风而落的桐叶,无处回避。衰容,衰老的面容。
⑵不语书空:《世说新语》载,晋殷浩被罢黜后,整天用手在空中书写,作“咄咄怪事”四字。咄咄,头意后的感叹,此处暗用这一典故。
⑶飞英如霰(xiàn):落花宛似飘雪。霰,飘雪。
⑷慵(yōng):困倦。
⑸侬:我,吴地方言。
⑹千钟:千杯,此处指酒而言。
⑺酒花:指斟酒时酒面泛起的珠花。
⑻眼花:这里指视线。
⑼烛花:指蜡烛的火焰。

参考译文
昨夜秋风吹入梧桐林,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让秋风看到了。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醉有时病有时慵懒;
早上来到院子里,感叹落花宛似飘雪,催我老并且一身病。如今万念俱空,饮酒度日。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以此残念度日吧。

赏析
《行香子·秋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基调哀伤悲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写景抒情:昨夜霜降寒风骤起,梧桐叶落纷纷,词人面对萧瑟秋景,衰容剧增,问公究竟为何事,默然“不语自书空”,只是一时沉醉,一时抱病,一时倦慵。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历史悠久的传统主题,“霜风”就渲染出秋日的萧瑟氛围,奠定了全词悲凉哀怨的基调;尽管词人不愿意让人看出内心的痛苦,但“衰容”遮掩不住其因政治上的挫折而带来的郁结,并以问句的形式写出词人有冤无处诉的忧郁愤激,“醉、病、慵”高度概括出了词人生活的无聊和苦闷,显示出对社会和人事的完全绝望。
下片写景议论:早上醒来,落花似霰雪散满庭院,在“飞英”的催促下,尽管词人来日无多,但目前的处境,让其只能将世间万桩事付与千钟美酒,任凭酒花雪白,眼花缭乱,烛花火红。“飞英”预示着时光的荏苒,岁月的流逝,增添了词作的感伤之情;酒醉、眼乱、烛红,充分写出了词人狂放不羁的醉态。这首词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为一体,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本词上下片采用对称结构,但时序上却有“昨夜”与“今朝”的先后承递关系。它硬语盘空,借秋日病愈,抒发了官场坎坷、世路沧桑的感叹,流露出风烛残年的悲伤。

1.词的上片通过对 ▲ (季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 (形容词)的心情。(2分)
2.请赏析“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5分)

参考答案
1.秋天(秋日,深秋),苦闷(失意、忧郁、愤激)(2 分)
2.用心理描写,白描手法,排比句式,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狂放不羁的心理,与上片“醉、病、慵”相呼应,表现其因政治挫折而产生的忧郁愤激。


文章标签: 秋天    



相关阅读

苏轼《东栏梨花》《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
苏轼《蝶恋花》“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苏轼《洞仙歌·江南腊尽》宋词赏析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轼《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