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 >

《山中闻杜鹃》阅读答案附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4-04-18 16:26
山中闻杜鹃
  [宋] 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①杜鹃:鸟名,又名杜宇,布谷,子规,鸠,获谷.
②熏风:和暖的风,即春风。

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是作者泣血之作,联系全诗,简述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5分)托物言志。(2分)作者通过在诗中塑造的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3分)(答“衬托”,“运用典故——杜鹃啼血”也可,酌情给分)
2.(6分)诗中表达了作者①对自己四处流徙、无所依归的无尽感慨;②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每点3分)

洪炎
(1067?—1133)宋代诗人。字玉父,南昌(今属江西)人,有《西渡集》。元祐(宋哲宗年号,公元1086年—1094年)末年登进士第。南渡后官至秘书少监。他是黄庭坚的外甥,列入江西派。他存诗不多,看来虽然没有摆脱《山谷集》的圈套,还不至于像鹦哥学舌,颇能够说自己的话而口齿清楚(钱钟书《宋诗选注》)。

简析:
江南二月,百花盛开,春光灿烂,可诗人却说已是“百草争芳已消歇”,“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诗人却说不见南风吹来,这是为什么呢?国难当头,再美的景色也变成不美了。加上“至今犹劝别人归”的杜鹃的悲鸣,“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自然亡国之恨顿生。由此可见,自然景物被诗人情感化了,并随着诗人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前半首诗写景的特色。

  接下去的“北”、“南”两个方位词大有讲究。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陆游的“中原北望气如山”,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也是在方位词上作文章。可见,“北”指的是中原故国。而三更半夜还无法入眠,蕴含诗人断肠乡思自不待言矣。最后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之意作结,令人倍感凄怆。



相关阅读

程颢《题淮南寺》“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意思及全
许月卿《挽李左藏》“半生懒意琴三叠,千古诗情土
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的意思及全诗
朱熹《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全

有帮助
(6)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