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 >

张耒《海州道中》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9-07 13:24
海州道中二首
张耒
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注释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⑴海州:在今江苏北部近海一带。
⑵罾(zēng):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⑶逃屋:指逃亡者原来住的房屋。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参考译文
孤舟夜航,月色如银泻地。这儿秋水宽广,人烟稀疏。船不必摇桨,秋风已经鼓满船帆。有人在河边茅屋下守着鱼网,不时从水边发出鱼跳的响声打破夜的寂静。天色未明,已听到从陇上传来的鞭牛声。
秋日高照,野草苍苍,满田长着黄蒿苍耳。草虫咿咿鸣叫,时低时高。秋天雨水满田,田里荒草滋生。渡头鸣舂,小径幽斜,小蝴蝶在豆花上悠悠飞舞。逃亡者的屋里长满了野草,屋外结着累累的西瓜。

相关试题
其一诗有人说,这首诗是张耒在夜航中侧耳谛听,听出来的一首佳作,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评述。
答:本诗写的是夜航经验,虽有明月,但仍有许多景物看不清,故突出一个“听”字,因为“听”,听出了“不摇桨”、“无人声”、听出了“秋风”吹“帆”的声音。表现了夜的寂静。因为“听”,听到了“跳鱼翻水”的响声,“鞭牛登陇”的清响,声音和寂静对比鲜明,将静境点化为动境,唤起盎然的朝气。


赏析
《海州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第一首写广阔的河水载着一叶孤舟,秋风满帆,诗人于夜航中谛听环视,欣赏着一路风光。第二首,续写第二天白昼所见,景物与夜间的静谧优美有所不同,显得比较萧疏。全诗语言朴实,诗风平和清淡,如同浓淡有致的水墨画,反映了诗人追求朴实自然的情趣,然所写环境偏于静寂,色彩偏于幽冷,给人萧条荒凉的感受。
这两首诗,形式似律诗而实为古体,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这儿没有西部边陲奇山峻岭的雄伟、苍凉,也没有江南苏杭莺歌燕舞的明媚春光。诗只是随笔写舟行所见,表面上未曾在文字上经意着力,但意境却很逼真。那静静的苏北农村的夜晚,鱼翻水响,水中月明,以及白天寒虫咿呀、小蝶飞于豆花间的秋野景象,都鲜明地出现在诗人笔下。诗人采用了以声音反衬寂静的手法,让读者感到古代淮海地区的冷落的清苦。
张耒在诗文创作方面崇尚自然而无意求工。但从总体来看,像这样如同未经锤炼却能清晰地再现一片天地的作品也不是容易写出的。两首诗开头四字“孤舟夜行”和“秋野苍苍”,都能用极简炼的文字领起全篇。写夜行,诗人比较注意表现听觉方面的感受,船不摇桨,周围静寂,才有鱼跳,也才能听得水响。由鱼跳连带写到捕鱼人的茅屋和明月,但结尾天未明而听到鞭牛声,仍归于听觉。下一首写秋野则着重表现视觉感受,由于田荒,遂多草虫鸣叫,而秋雨多,水满田地,则又助长了荒草的滋生,故有种种荒凉景象。两诗开头便能见出分工和侧重,并且紧紧围绕中心线索展开,能够在意境上给人留下鲜明完整的印象。两诗的结尾:“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又能与开头相关联,并带有较深的含意。使人感到作者对一路景色和人民生活非常注意观察,感受深切,并非泛泛之辞。
两诗一写农家的辛劳,一写田地荒芜和农户的逃亡。辛勤之极而仍要逃亡,上下章联系起来更表现出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不过诗虽有这样的意思,却又不同于白居易新乐府那种“一吟悲一事”,把笔墨集中在一点上。这两首诗是舟行纪实之作,围绕舟行多方面地再现道中所见情景,并不是处心要将“生民病”集中放大,单纯突出这一方面。张耒是要把对农村的诗意的美的感受和它的萧条荒废一同写出。而由于诗所写的环境偏于静寂,色彩偏于幽冷,诗的语言又很朴实,给人更多的是萧条荒凉的感受。



相关阅读

魏野《寻隐者不遇》阅读答案附赏析
王柏《野兴》“兴来锄晓月,倦后卧斜阳”全诗翻译
韩淲《风雨中诵潘邠老诗》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徐杰《湖上》
石延年《金乡张氏园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