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 >

罗与之《寄衣曲三首》“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7-19 10:07
寄衣曲三首
罗与之
其一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
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
其二
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
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
其三
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
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

注释
⑴寄衣曲:乐府题。《乐府诗集》收有张籍《寄衣曲》,入“新乐府辞”,七言八句。
⑵秋砧月:秋天在月下捣衣。砧,捣衣石。
⑶愁肠:郁结愁闷的心绪。
⑷剑环:即剑柄上端与剑身连接处的两旁突出部分。
⑸傥(tǎng):倘若。

参考译文
其一
想起了当年,丈夫当兵,远赴边疆;撂下我一人在家,凄凄凉凉。多少次,在昏黄的秋月下,我捣着寒衣,把你思想;假如没有那南来北往的大雁捎来你的消息,生离和死别,有什么两样。
其二
我日思夜想,愁肠如结,寸寸欲断;烦恼撩人,征衣迟迟未能制成,满怀辛酸。寒窗下我心神恍惚,不小心把剪刀碰落地上,仿佛听到的是丈夫剑上的环发出铿锵的响声。
其三
只要我能够活下去,我怎敢怨恨你回家的日子绵绵悠长?我只是衷心地祝愿,郎君你严密地守卫着边防,像我细针密线缝成的征衣一样。



创作背景
这组诗约作于宋理宗端平(1234-1236年)年间,作者屡试不第,又见蒙古北患,故作此组诗。

赏析
《寄衣曲三首》是南宋诗人罗与之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思念丈夫,从忆旧开始,三、四句,转而写失望,说如不是还有书信往来,眼前的分离就如同死去永无相见之期。第二首接写裁衣,这位女子在灯下为丈夫赶制寒衣而迟迟未成,三、四句,写女子一边赶做衣服,一边想念边塞的丈夫。第三首从丈夫不能回来,转而鼓励丈夫好好戍边。
自从边塞诗盛行后,一般有两个主题,一是写边疆战士浴血沙场及征战的苦楚、思乡的愁怨,一是写征人之妻对丈夫的怀念及独守空闺的寂寞。后一个主题,往往通过为丈夫寄征衣来表现,有名的如陈玉兰的《古意》云:“夫戍萧关妾在吴,秋风吹妾妾忆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罗与之这组《寄衣曲》,也是通过制寒衣、寄寒衣时的心理动态,表示对丈夫的思念。
第一首,写思念丈夫,从忆旧开始。丈夫去边城已有多年,自己便一年一度地捣衣。“几个秋砧月”,极言时间之长,难以挨熬,“秋砧月”三字又切合时令,包容了女子多少次的织布、捣素、裁衣的辛苦,不由得使人想起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来。这女子默默捣衣,正同李白诗所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思想丈夫回来。三、四句,转而写失望,说如不是还有书信往来,眼前的分离就同死去永无相见之期没有什么两样。这两句,下得很沉痛。以鸿雁代指书信,切合边塞风光,说丈夫离得很远。末句用《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句,予以加深,呼应第二句“几个秋砧月”,表现因为离别太久,相见无期的怨恨与失望。
寄衣诗带说鸿雁,表达对丈夫消息的渴望,也是诗家常用的手法。如张纮《怨诗》云:“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罗与之借鉴了这一手法,翻过一层,写得到音讯但丈夫不能回来引起的悲哀,道人所未道。

第二首,接写裁衣。这位女子在灯下为丈夫赶制寒衣,但由于心中很乱,愁怨不已,所以寒衣迟迟未做好。“愁肠结欲断”是加一倍写法。古人常以愁肠百结与哀肠寸断来形容心中极度的悲伤,这里把这两个意思合在一起用,更加凄绝。凄绝的结果,便是寒衣没有做好。这因果关系,也可以倒过来说,因为已是秋凉,寒衣未制成,因而心中发愁,引出下文急催刀剪的情景。
三、四句,写女子一边赶做衣服,一边想念边塞的丈夫。具体写时,又不直写,而是抓住“寒窗剪刀落”这一细节来进行发挥。“寒窗”二字,一方面点时令,一方面又以之表示思妇独守空房的凄凉寂寞。剪刀落地,与上愁肠缭绕有关,她心中着急,不小心碰落了剪刀,剪刀落地之声,在这孤寂的气氛中,更为触目惊心,可是这声音在这位日夜思念丈夫的女子耳中,却似乎化作了丈夫剑环碰撞的声音,这就十分传神地刻绘出这女子边做寒衣,边思想丈夫,以致神思恍恍惚惚的情况。“剑环”二字,在诗中又是双关语。古乐府有“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句。其中藁砧是“夫”的隐语;“大刀头”即“刀环”,“环”、“还”同音,隐“还”字。诗人在这里用的“剑环”二字与刀环同意,也是谐“还”字,隐盼望丈夫快回来的意思。

第三首写女子寄征衣时的祝愿。这三首诗,虽然都以思念丈夫为中心,但侧重不同。第一首是盼望丈夫归来,写自己的孤寂;第二首具体写自己思念丈夫到了触处伤感的地步;这第三首从丈夫不能回来,转而鼓励丈夫好好戍边。
诗前两句便退一步说但愿人长久,总有相见的日子,也是唐王建《送衣曲》“愿妾不死长送衣”的意思。诗中的“敢恨”二字,是正话反说。丈夫已去多年,回来的希望又很渺茫,她自然很怨恨,恨到极处,反说自己岂敢怨恨,这样一来,便把情感压到最低沉的地步,其实质与第一首“生离即死别”的意思相同。如果诗只到这里为止,就和一般闺怨诗没有大的区别。好在三、四句急转,妙设比喻,以缝征衣时的细针密线,想到丈夫戍边,从而叮嘱丈夫也要如此严密地守卫边防。这时候,她的思想已经与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连在一起,使人们不由得对这位普通的妇女肃然起敬。
这组诗,用乐府手法,写女子制衣寄衣的过程,深刻地表现她对丈夫的思念。诗写得朴实平易,感情深厚。罗与之所处的时代,正逢北方民族威胁南宋政权,战火不断,因此,他借妇人之口,控诉了战争带给普通家庭的灾难。最为难得的是,诗最末歌颂了这位妇女为国情愿作出牺牲的博大胸怀,赋予边塞诗以新的意义,使三首诗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相关阅读

王安石《题舫子》“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全诗
关澥《绝句两首》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陆游《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阅读答案附赏析
程颢《秋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周必大《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全诗赏析
张耒《示秬秸》“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