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北园梨花 文同 寒食北国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 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 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蒨。 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 注:葱循:青绿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破题,并点明时令是寒食,“雪围遍”极写北园像雪一样洁白的梨花盛开的情景。 B.颔联描写梨花的清香和色彩。清风起,香四溢;色彩也极为素艳,在月下与皎洁的月光难以分辨。 C.颈联采用拟人手法,梨花嫌弃桃李妖冶,而感谢松竹与其相互映衬。 D.尾联作者调动黄紫白三种颜色,增加视觉之美,加上时不时传来的鸟鸣声,有声有色,写出梨花之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E.全诗借歌咏梨花的色、香、品来寄寓诗人的松竹做骨,以及他不与世争宠的高洁情怀。 15.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6分) 14.BE。B。诗中“秀艳”不是写色彩,而是美艳,诗人想象即便在月中也难以见到这样的美景。E本诗没有托物言志。(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5分) 15.衬托。用松竹的青翠来映衬梨花的雪白,二者相得益彰;用桃李的“妖冶”来反衬梨花白得纯粹。拟人。颈联的“苦嫌”“多谢”赋予梨花以人的情感。比喻。将“梨花满枝”比作“雪围遍”,形象地写出梨花之白之多。虚实结合。实写时令、梨花盛开等景象,而想象梨花之美在月宫也难见则是虚写。(6分,点出3种手法并合理分析即可。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 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写村中的父老们争相谈论着今年的雨水是多么均匀,丰收在望。 B.第二句紧承首句“争言”,写不似去年愁眉不展,意为去年年成不好。 C.“不似去年颦”,“不似”暗示出人们心中仍有些许隐忧,心有余悸。 D.第三句写父老非常好客,盛情款待,作者因为父老家甑中有尘而谢却。 E.下片情韵悠长,绘景细腻有致;“有时”说明这种年景总是按时到来。 15.词的下片对“啼鸟”“小桃”“梨花”等的描写,广受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14、D E(D项,第三句写村民清洗炊具上的尘土,暗示款待客人。E项,绘景是写意的;“有时”意为好年景并非年年都有。)(选D给2分,选E给3分) 15、答案要点:手法。采用拟人等手法,凸显啼鸟劝客、小桃撩人、梨花助兴等生机勃勃的画面,有声有色;(2分)炼字。“劝”、“撩”用字新颖贴切,情态活泼动人,传神写照,情趣盎然,极富感染力;(2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清新的意境,烘托强化了作者与父老的愉悦振奋之情、父老的待客浓情。(2分) 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辛夷:香木名,开白花者名玉兰,又称望春、迎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身在北首之燕地,春天与旧日国中无异,但心中的熟悉感和温暖感却不同于以前。 B.颔联着一“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树木、阳光的融合,赋予动态景象以静态美感。 C.颈联写柳色嫩黄,阳光染就,田间新绿雨水催成,生动地裁就一幅田园图画,奇丽壮阔。 D.全诗描写了北国风光和作者感触,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 E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风格含蓄凝练,本诗经作者精心锤炼,构思新奇,感情深沉。 15.请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6分) 答: 14.BC(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给5分)(B项,应是“赋予静态景象以动态美感”。C项,“奇丽壮阔”应是“清新明丽”。) 15.尾联写回头却不见辛夷开放,才始觉看花是在去年,借此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懑和收复国土的理想。(2分)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同开篇的疑身于“旧山川”相呼应,再次将心中的情绪抒发,饶有新意。(2分)尾联自然精巧,语言含蓄,平实的笔触中蕴含着深沉蕴藉的情思。(2分)(答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