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高考古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4-11 17:34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6.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7.“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使用了夸张、比喻。“一挥千纸”用夸张手法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笔走龙蛇,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把字迹比喻成龙蛇,表现出了词人当年的潇洒豪迈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手法答对一种得1分。扣住“比喻”或“夸张”手法分析作用且表述准确3分)
7.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1分)的隐痛和酸苦(1分)。榆塞,指边防要地。因为当时南宋边防形势越来越严重,而统治者仍然醉生梦死,爱国之士报国无门,谈论及此,悲不自胜。(2分)《花间集》是靡靡之音,作为爱国词人,现在却拿《花间集》来教下一代。(1分)面对满怀的报国激情,词人却只能被闲置,吟风赏月,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词人的悲愤到了极点。(1分)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全诗格调极为哀怨。
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
D.颈联诗人寓于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E.在时间上,这首诗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7.结合全诗理解,概括这首诗的尾联表现的思想情感,并指出是如何表现的。(6分)

参考答案
6.AC   (A项3分C项2分。)(A项,这首诗在格调上不同于一般洒同情之泪的凄凉挽歌,而启发人们在深沉的哀怨中进而对这些女子的个人悲剧加以政治上的思考,激起人们对许多不能远谋的肉食者的愤慨。是一曲饱蕴愤懑之情的悲歌。情感分析不全面。C项诗人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归,一个魂不返) )
7.(1)情感: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
(2)表现手法: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一句以景结情,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颇有韵致。(4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