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雨中至华山宿王山史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06-17 16:03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①
顾炎武
重寻荒径一冲泥②,谷口墙东路不迷。
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③雨凄凄。
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蕊初黄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马上关西。
【注】①华下:华山下。王山史:陕西华阴人,明亡后,高隐不仕。②冲泥:指雨中。③三秦兵甲:指平凉提督王辅臣反清失败的兵事。
1.赏析第三联的表现手法。(3分)
2.有人说这首诗“悲壮凄切中交错着自信轩昂之笔”。请结合诗句对这一评论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3分)第三联写王山史家宜人的秋景。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松菊的景象,赞美了老友的高尚品格。
2.(4分)诗歌第二联写万里河山爱国志士零落无多,三秦大地兵祸连结风雨凄惶,显得悲壮磅礴;尾联以“自笑”作结,虽垂老飘萍,却独上关西,写出了诗人“壮心不已”的豪迈气势,显得疏荡清新。
注释:
[1]王山史:王弘撰,字山史,号复庵,陕西华阴人。明亡后,高隐不仕。炎武晚年,远游四方,致力于寻找反清根据地,结交反清志士和地理的研究。至华阴,与山史结交。王氏《山志》云:"丁巳秋九月初三日,亭林入关,止于予家,将同作买山之计。"又《频阳札记》;"顾亭林先生入关,止于予明善堂。"按:丁巳为康熙十六年。
[2]谷口:《扬子法言·问神篇》:"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囊元和郡县志》:千汉谷口县在九峻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墙东:《后汉书·逸民传》;"初,逢萌与平原王君公相友善。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为之语曰:避世墙东王君公。"谷口、墙东均借指王山史隐居处。
[3]"万里"句:谓经过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明代的有气节的人已所剩无几。
[4]三秦:秦亡后,项羽三分关中,合称三秦,即今陕西省地。三秦兵甲:康熙十三年甲寅,清将平凉提督王辅臣于宁羌响应吴三桂起兵反清。次年,占领陕、甘多城。后兵败于邯州、泾州、临湍等处,又失秦州、延安等地。十五年丙辰,清廷命图海节制军马击王辅臣。四月,辅臣攻通渭,又失。六月,辅臣降清。三秦兵甲,指此兵事。
[5]"松阴"二句:作者《复庵记》;"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畦:田陇,长条田块。
[6]"自笑"二句:漂萍:漂忽无定的浮萍。见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
赏析
这首诗是康熙十六年丁巳九月作者客陕西王弘撰家时所作。在十四年前已来访过王弘撰一次。这次久别又来,说明了二人交谊之深。"冲泥"点明中。"谷口"句说旧隐之处,重来并不迷途。三、四对当时当地同志之士的零落,兵祸的连结,作了悲慨的反映,凄切的渲染,仍扣住"雨"字。五、六落到弘撰家中宜人的秋景,于前两句转换一境界。最后以自己的独骑瘦马前来作结,垂老漂萍,原是不愉快的事,而出以"自笑",气氛便不至阴郁,老翁独个地骑马上关西,形象是何等轩昂,这里分明蕴藏着爱国诗人"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复国雄图在内。炎武七律,以坚苍沈郁取胜,这首风格,悲壮磅礴中交错着疏荡清新之笔,又别具一格。
相关阅读:
|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