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赏析 >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何逊《赠诸游旧》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3-08-26 08:48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译文]  年轻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时光的宝贵,等到老了才懂得珍惜光阴。
[出自]  南北朝  何逊  《赠诸游旧》

   
    弱操不能植,  薄伎竞无依。
    浅智终已矣,  令名安可希。
    扰扰从役倦,  屑屑身事微。
    少壮轻年月,  迟暮惜光辉。
    一涂今未是,  万绪昨如非。
    新知虽已乐,  旧爱尽暌违。
    望乡空引领,  极目泪沾衣。
    旅客长憔悴,  春物自芳菲。
    岸花临水发,  江燕绕樯飞。
    无由下征帆,  独与暮潮归。

注释:
   弱操:品性弱。
   令名:美名。
   希:求得。
   迟暮:年老。
   涂:通“途”,为官。
   暌违:远隔。

译文:
    懦弱不堪扶植,缺少技能无所依傍。既然才疏智浅,又怎能希求美名远扬?纷纷扰扰的宦游生活已让人厌倦,纠缠不清的都是琐屑之事。年轻时轻抛岁月,到老来才珍惜光阴。仕途至今没有走通,千头万绪也今是昨非。新朋虽然带来快乐,旧爱却已远隔久违。只能空自举目望乡,不觉热泪沾衣。旅途上的人永远憔悴,春天万物自然芳菲。岸边的花临水而开,江上燕饶着船桅飞。何不登上征帆顺流而下,独与晚潮返回故乡。

赏析:
何逊(?-517?)字仲言,今山东郯城人。其诗风宛转清新,有谢眺风致。有《何记室集》。评述:其文当时与刘孝绰齐名,时人谓之“何刘”。其诗与阴铿颇相似,后人谓之“阴何”。今存诗110余首,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写景抒情极为精妙,格调清新婉转,颇有谢朓风致,为南朝山水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以《临行与故游夜别》、《赠诸游旧》、《相送》较著名。诗中“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等,向称名句。其新体诗工于炼字,音韵和谐,已初具唐律规模。杜甫甚重其诗,曾化用他的一些佳句,并说“颇学阴何苦用心”。清沈德潜称其“情辞宛转,浅语俱深”(《古诗源》)。另存《穷鸟赋》等文4篇。原有集7卷,已佚。明人辑有《何记室集》传世。

关于此诗作年,吴汝纶说:“此当是除服为庐陵王记室随府江州时所作也。”(《古诗钞》卷五)似不确。按《梁书·武帝纪》载,公元517年(天监十六年)旧历六月戊申,以庐陵王萧续为江州刺史。而诗云“春物自芳菲”,当是春天,自非炎夏六月也。据《梁书》、《南史》何逊传,逊在建安王萧伟幕府掌记室事,公元510年(天监九年)旧历六月,萧伟出为江州刺史,逊从镇江州,犹掌书记。后被举荐给梁武帝萧衍,与吴均俱得宠幸。后稍失意,武帝遂云:“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信则异矣!”从此便疏远了他。后逊迁安西将军、安成王萧秀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不久即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归家服丧。而安成王萧秀进安西将军有两次:一在公元508年(天监七年)秋八月,一在公元514年(天监十三年)春正月。据诗意推测,疑当为公元514年春,萧秀复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之时。何逊因被梁武帝疏远,故情绪低落,转而思归。  
 
   这首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感叹自己才疏智浅,游宦无成。何逊虽年少成名,但遭梁武帝疏远,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慨叹自己天生孱弱,不堪造就,缺乏一技之长,不能被人重用。既然才疏智浅,就不能希求美名远扬。自己干的都是一些琐碎细事,终日碌碌无为,纷纷扰扰的游宦生活已使他感到厌倦。年少无知,轻掷岁月倒也罢了,而今老大,始感光阴之宝贵,亦悟仕途之误人。“一涂今未是,万绪昨如非”,这是作者历经仕途坎坷后的经验之谈。“一涂”,同“一途”,即指仕途。谢朓《酬王晋安德元》诗云:“怅望一途阻,参差百虑依。”亦同此意,但态度没有如此决绝。误落尘网中,一去几十年。正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说的那样:“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于是作者想到了归隐。   
   后十句为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思乡念旧之情。“新知虽已乐”是虚,是官场中的客套话。而“旧爱尽暌违”是实,是作者的心里话。这里的“旧爱”,主要指的是家乡的老朋友。扰扰游宦子,尽别故乡人。正如潘岳在《闲居赋序》中说的:“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他引领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禁泪洒衣襟了。但官身不自由,思归不能归,所以说“望乡空引领”。一个“空”字,多少惆怅,多少伤感!长期的游宦生活与折磨人的思乡之苦,使作者形容憔悴,这与争芳斗妍的春草春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物自芳菲”,有着两层含意:一是大好春光自是大自然的赐予,与作者是不相干的;一是心情恶劣的作者,无心欣赏这大好春色,一任春花春草自芳菲。一个“自”字,就把孤独苦闷的“旅客”——作者自己,与花香鸟语的大好春天对立起来。这使读者们想起了大诗人杜甫《蜀相》中的两句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自”字、“空”字的用法,说不定是受了何逊诗的启发。但大自然终是有情的。两岸鲜花有意,临水盛开,以悦人情致;江上春燕恋人,绕船飞翔,似惹人乡思。这即目所见,更加触动了作者的乡愁。于是他幻想乘船顺流而下,独与暮潮东归。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无由”,真是无可奈何!何逊赴任郢州(今湖北武昌)在西,而他的故乡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及其久居的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在东,随长江落潮正可归去,故云“独与暮潮归”。作者《渡连圻二首》其二云:“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触目皆乡思,何时见狭邪?”难怪诗人面对暮潮是那么一往情深了。但“潮归人不归”(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滚滚东去的暮潮只好把诗人的乡思带回去了。结尾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读者读罢诗,仿佛也体味到了诗人那刻骨的乡愁和凄苦的心情。  
 
  何逊这首诗,整个调子是低沉凄苦的。而独独“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两句,写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似与整首诗的情调不很合谐。所以张玉谷认为这二句是写“想象归乡一路水程之景”(《古诗赏析》)。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更牵动了后世许多诗人的心。南朝陈张正见特写了一首《赋得岸花临水发》的诗:“奇树满春洲,落蕊映江浮。影间莲花石,光涵濯锦流。漾色随桃水,飘香入桂舟。别有仙潭菊,含芳独向秋。”那情调和何逊的这首诗自是大不相同了。杜甫《发潭州》诗亦云:“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宋代范温极力称赞这两句诗“亦极绮丽,其摹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引《诗眼》)可是他不知道诗圣杜甫正是从何逊那里“偷”来的。这大概就是黄庭坚所说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吧。殊不知何逊的这两句诗原本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相关阅读

东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
萧雄《风洞》“深谷崖边一窍开,汹汹橐龠走奔雷”
朱彝尊《出居庸关》“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
曹邺《官仓鼠》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轼《望湖楼晚景》“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