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赏析 >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24 20:06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⑵!
官作自有程⑶,举筑谐汝声⑷!
男儿宁当格斗死⑸,何能怫郁筑长城⑹。
长城何连连⑺,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⑻,内舍多寡妇⑼。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⑽,时时念我故夫子⑾!
报书往边地⑿,君今出语一何鄙⒀?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⒁?
生男慎莫举⒂,生女哺用脯⒃。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⒆。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⒇?

注释
⑴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长城窟,长城侧畔的泉眼。窟,泉窟,泉眼。郦道元《水经注》说“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
⑵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⑶官作:官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程:期限。
⑷筑:夯类等筑土工具。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回答太原卒们的话。
⑸宁当:宁愿,情愿。格斗:搏斗。
⑹怫(fú)郁:烦闷,憋着气。
⑺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⑻健少:健壮的年轻人。
⑼内舍:指戍卒的家中。寡妇:指役夫们的妻子,古时凡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皆可称为寡妇。
⑽事:侍奉。姑嫜(zhāng):婆婆和公公。
⑾故夫子:旧日的丈夫。以上三句是役夫给家中妻子信中所说的话。
⑿报书:回信。
⒀鄙:粗野,浅薄,不通情理。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⒁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这是戍卒在解释他让妻子改嫁的苦衷。
⒂举:本义指古代给初生婴儿的洗沐礼,后世一般用为“抚养”之义。
⒃哺:喂养。脯:干肉,腊肉。
⒄撑拄:支架。骸骨相互撑拄,可见死人之多。以上四句是化用秦时民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⒅结发:指十五岁,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用笄结发,表示成年。行:句中助词,如同现代汉语的“来”。
⒆慊慊(qiàn):空虚苦闷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关:牵连。
⒇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自全,独自活着。以上四句是说,自从和你结婚以来,我就一直痛苦地关心着你。你在边地所受的苦楚我是明白的,如果你要死了,我自己又何必再长久地苟活下去呢?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参考译文
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
(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
(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
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
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
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
(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末文学家陈琳的诗作。此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深刻地揭露了繁重而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痛苦。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此诗用乐府诗旧题,通过修筑长城的士兵和他妻子的书信往返,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突出表示了一个“死”字,役夫面对长城下同伴们累累的白骨,面对繁重的无期的徭役,深知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死路,没有活路,要么奋起反抗格斗死,要么累死,在这悲惨的死亡中死去的不仅是役夫自己,还有发誓为他殉情的妻子。这不是一个人的不幸,也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哀,这是成千上万冤魂孤鬼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诗人通过对一对夫妇的生存侧面叙述,展现了被压迫者悲惨的生存境遇,从而揭露了统治者的无道与残暴。

这首诗开头“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两句,缘事而发,以水寒象征性地凸现了边地艰难的生存环境,这是一个在死亡笼罩下的寒苦境遇,由此引出役夫不能忍受苦役,前去对督工的长城吏请求:“慎莫稽留太原卒!”役夫知道官家还要继续稽留他们做苦役,诚惶诚恐地找到长城吏请求,从“慎莫”两字可以看出他们对被再三稽留服役的担忧害怕。“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长城吏没有正面回答役夫的问话,打着官腔说:“官家的工程是有期限的,快点举起夯唱起夯歌干活吧。”从长城吏爱理不理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官吏对于役夫的不屑。在长城吏的眼里,官家的工程是最重要的,役夫的悲苦是无关紧要的事,役夫的生命如同草芥,累死、冻死都是无所谓的平常事。役夫面对无情的现实,不再抱有幻想,愤怒地呐喊:“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在这无奈的抗争中,可以看出役夫生不如死的忍无可忍的悲痛。“格斗死”是一种含混的呐喊,有两层含义:一是役夫认为即使死在沙场上也比做这苦役强;二是你如果继续把我稽留下,我豁出去跟你拼了,即使死了也比窝囊的活下来做苦役强。从这一官一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官家与役夫的尖锐矛盾,既然官家不顾人民的死活,那么如其死在劳役中,不如豁出去拼命,求一条活路。这种不愿忍受苦役,宁可战死的愤怒情绪,对统治者来说,是将要造反的危险信号。诗人在这里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对立矛盾,反映了了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对暴政强烈的不满情绪。

此诗前半写役夫与长城吏的对话,后半写役夫与他妻子的书信往还;中间夹四句,承前启后,作为过渡:“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长城延绵漫长,工程浩大无尽,劳役遥遥无期,役夫难有归期。重复“连连”二字,蝉联前后句,承接上文。长城既然连绵无尽,修筑它,劳动力自然非多不可;壮丁抽得越多,拆散的家庭当然也越多。“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诗中对举“边城”与“内舍”、“健少”与“寡妇”,继续引起彼此书信对答的布局。

在丈夫的书信中明白交代。边城健少作书寄给在家的妻子,嘱咐她“便嫁莫留住”,赶快趁年纪尚轻去重新嫁人,不必再在家等待他了,要她“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好好地侍奉新公婆,能时常想念着自己。劝妻子改嫁,是出于丈夫对妻子的关爱,这是因为役夫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回家团聚是不可能的事,他不忍心耽误妻子的青春,同时他也希望妻子对自己常念不忘。役夫对妻子深切的叮嘱,很像是临死前安排后事,这入微的体贴、深挚的爱抚,给人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感觉,读来凄楚悲凉。“多情恰似总无情”。“便嫁”与“念我”看似矛盾,其实是爱的统一表现。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健少在不得已境况下的复杂内心,充满了悲剧气氛,同时也展示了役夫的无私与善良,在残酷的生存掠夺竞争中,往往是朴实善良的人被最先推向死亡。。

内舍复信报往边地,说:“君今出言一何鄙”,既责备丈夫不该在来信中胡说什么“便嫁莫留住”之类粗鄙不堪的话,又表示了对丈夫的“出言”感到委屈,仿佛自己被讥刺,受到了侮辱: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竟对我说这样的难听的话!这就突出地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爱是忠贞不渝的。“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这里是妻子引用丈夫信中的话,道出了丈夫的苦衷和不得已。“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是借民歌点醒主题,说自己此番必死于筑城苦役无疑。秦筑长城时,死者相属,有民歌云:“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与诗中语仅数字之差异。封建时代,本重男轻女,如今生了男孩倒说不要去养活他,还是生女儿好,生女儿要用干肉(脯)去喂养她。谣谚一反常情,可见民愤之大。作者在这里借役夫之口抒发了对繁重徭役的不满与怨愤。接着是妻子以死明誓:“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意思是说:既然嫁你,就得跟着你走,一旦知道你在边地死亡,我决不可能再活下去。这一次语气与前次全然不同,不再是责备了,相反的,她的每一句话,都流露出对丈夫的无限温情。妻子眼中的丈夫,是生存的唯一依靠,这与上文长城吏眼中役夫不屑的草民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役夫死了,对于官家来说,如同割掉了一根草,紧接又会征来新的役夫。可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同房子的大梁倒了,房子再也撑不起来了,一家子紧跟着都得死。妻子通过丈夫的信,明白丈夫必死无疑,但她不忍说出“死”字来,而只说“苦”,不愿把“死”字说出口,是因为她对丈夫将要发生的死亡事实的预见与恐惧,她怕丈夫死,但是丈夫在做长城的艰苦劳役中必然会死。这里的“苦”字是指丈夫死的苦。诗人以婉曲得当措词来表现役夫妻子的善良和对丈夫担忧与体贴。末句把深藏在内心的念头向丈夫透露了:你既然难以存活,我也不活了,妻子的死不光是贞烈的殉情,更是一家人无法活下去的绝望的悲剧。役夫死了,役夫的妻子也死了,役夫的父母也就没有活头了。一个役夫的家庭破败消亡了,千千万万个役夫的命运可想而知。既然是共同的处境,共同的命运,悲哀的结局也就大同小略了。役夫妻子的心意是决绝的,说出来却仍是委婉的,这样就更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

此诗全篇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表现主人公的神态和心情,简洁生动。士卒和官吏的对话表现了战士们长期服役边地的辛苦,以及他们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士卒和妻子的书信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和从军役卒忍辱负重、互相关心、生死不渝的伟大情操。那种“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的悲愤情绪,曾使多少读者为之下泪。杜甫在《兵车行》中,就曾用“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诗句,来表达他对唐代天宝年间进行的不义战争的诅咒。究其渊源,显然是受了陈琳这首乐府诗的影响。



相关阅读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班婕妤《团扇诗》“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全诗
黄景仁《都门秋思》“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
朱彝尊《马草行》阅读答案
关于描写洞庭湖的古诗句集锦鉴赏
有关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鉴赏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