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14 11:40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 B 【解析】 “就在于他们对作品气氛的捕捉与感知”绝对化。
2. C 【解析】 “因为气味更能唤起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力,影响更加抽象”与原文不符。
3. A 【解析】B项与话题无关。C项夸大观者作用。D项从创作者的角度进行阐述。
4.①气氛通过调动人们的感官,沟通了自然与艺术家、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联,使之双向互动,成为彼此媒介。②对气氛的理解方式并不清晰明确,艺术家各自以特定的艺术方式对气氛进行转化,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性和多元性。③观者在感受气氛与作品互动过程中,带入自己与情与感悟,赋予艺术作品新的意义,使其成长。(第①点围绕“媒介”进行阐释。第②③两点围绕“参与到艺术中”分别从“艺术家” “观者”两个角度进行阐释。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5.①调动读者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感受白洋淀水乡清新、恬静、诗意的氛围,获得审美体验。②改变读者对战争的观察角度,将视线从战场转向女性,突显景美、人美,领会保家卫国的正义性。③注重情感、意蕴的传达。将劳动场景诗意化,以浪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读者,感受特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④作者语言清新,其文字风格与白洋淀水乡特有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引人沉醉。(围绕“多感官描写” “叙事视角” “情感主旨” “作品风格”四个角度作答,答对一点得2分,任意答三点得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 DGI
11. C(“市鞍马”中的“市”意为“购买”。“做交易”和“购买”意思并不等同。)
12. D(“就派人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表述给人误解。实际情况是“齐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另外昭睢也无权“封”太子横为“顷襄王”,“封”指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
13.(1)大王不要去,而要派军队守卫自己(的边境)。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它有吞并诸侯的野心。[译出大意得1分;“自守”(宾语前置)、“秦虎狼”(判断句)、“并”三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大王与太子都被困在诸侯国,如今(我们)又违背大王的命令另立大王的庶子,那是不合适的。(译出大意得2分;“倍”“宜”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困”可译为被动句,也可不译。)
14.①真实地记载了秦楚之争的历史,具有史学性;②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刻画秦昭王、楚怀王等人物,形象具体丰满,具有文学性。(一点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参考译文]
秦国一位大夫私下与楚太子殴斗,楚太子杀死了他逃回楚国。二十八年(前301),秦国就和齐国、韩国、魏国共同攻打楚国,杀死楚国大将唐昧,攻下了楚国重丘离去。二十九年(前300),秦又攻打楚国,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两万楚兵。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求得和解。三十年(前209),秦昭王给楚王一封国书说:“当初我和您结拜为弟兄,在黄棘盟约,太子作人质,关系十分融洽。太子杀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确实愤怒之至,便派军侵占您的边境。今天听说您让太子到齐国做人质求得和解。我国和楚国监近接壤,本来就结成了婚姻,互相亲善友好很长时间了。当今秦楚关系恶化,就无法号令诸侯。我希望和您在武关相会并盟约,订立盟约后再分离,这是我的愿望。我冒昧地告诉您这个想法。”楚怀王看到秦王的信,很担心。想赴会,又担心受骗;想不去,又担心秦王发怒。昭雎说:“君王不要前去,应派军队加固边境的防守啊。秦国乃是虎狼之国,不能相信,他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怀王的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往,说:“为什么断绝与秦王的友好?”于是怀王去会见秦昭王。楚王一到,秦兵就关闭了武关,于是劫持怀王到咸阳,秦王在章台会见怀王,对待怀王就象对待附属国的臣子一般,不用平等的礼节。楚怀王大怒,后悔没听昭雎的劝告。秦王扣留的楚王,要挟楚国割让巫、黔中的郡县给秦国。楚王想只订盟约,秦王想先得到地盘。楚王生气说:“秦国欺诈我,又强迫要挟我割让地盘!”没有再答应奏王。秦王因此扣留了楚王。
楚国大臣十分担心,互相商议说:“我们的君王留在秦不能回来,秦王要挟我们割地,太子又在齐国做人质,如果齐国、秦国联合谋划,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想拥立在国内的怀王的儿子。昭雎:“君王与太子都在诸侯国受困,今天又违背君王的命令另立庶子,那是不合适的。”于是蒙骗齐国,派使者到齐国报丧。齐湣王对国相说:“不如扣留太子以便求取楚国的淮北。”国相说:“不行,郢中如果立了君王,我们就空留人质并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不义的事了。”有人说:“不对。郢中如果立了君王,正好借机和新王做个交易说:‘您给我们下东国,我们就替您杀死太子,否则,将和秦、韩、魏三国联合拥立太子。’这样,下东国一定就到手了。”齐王终于采用国相的计策送回了楚国太子。太子横回楚后,被立为君王,这就是顷襄王。于是楚人通告秦国说:“依赖社稷的神灵,我国有君王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15.C 16.①表现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诗尾联描写了两种景象:漂泊的诗人和战马的出塞。前者是实景,后者是诗人的想象。杜诗也描写了两种景象:北方边境的战火和岳阳楼上倚着栏杆流泪的诗人。前者是诗人的想象,后者是实景。
②情感: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自身漂泊之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刘长卿由音乐想到蔡文姬因国家战乱而漂泊异乡,再到对自身漂泊的感伤,进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身在岳阳楼,内心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C. “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分析错误,全诗主要运用的是侧面描写,主要是写诗人听胡琴的感受。如:“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等。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以及比较鉴赏的能力。
题目要求从表现手法和情感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答题也应该从这两方面来答。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长卿身在鄂州,但是心却在边塞。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实一虚。“长江上”,是诗人自身实景,点出了漂泊之苦。“萧萧出塞吟”是虚写,诗人想象自己骑着战马出塞打仗。一虚一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杜甫“戎马关山北”是虚写边关的战事,“凭轩涕泗流”是实写眼前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情感上,结合注释,诗歌指向安史之乱,刘长卿离开长安,到了鄂州,诗人满是漂泊的伤感。自然可以得出虽然在漂泊,但是心系国家。“萧萧出塞吟”,暗用蔡文姬的典故,蔡文姬去国怀乡,因战乱而漂泊,作者也是如此,不免自伤身世际遇。同时作者内心装着整个天下,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希望为国分忧,说明诗人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杜诗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综合起来,从表现手法来看,杜甫身在岳阳楼,但是心却在边关。刘长卿身在鄂州,但是心却在边塞。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实一虚。从情感来看,杜甫颠沛流离,漂泊到了岳阳。刘长卿离开长安,到了鄂州,都有漂泊只苦。结合注释,两首诗都指向安史之乱,自然可以得出虽然都在漂泊,但是都心系国家。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示例:A.这有利于散热
B.懂得不少降温技巧(每答对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示例:①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②修改:去掉“的原因”或“由于”;③修改:将“表现”改为“表明”或“显示”。(每改对一处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①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重复;②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由于……”杂糅; ③搭配不当, “证据”与“表现”搭配不当。
20.①巧用比喻修辞,“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化虚为实,形象地刻画了孙少安饱满的精神状态;②使用了连贯的动词,并用“精神抖擞” “紧” “全身的”等修饰词生动展现了动态的细节;③每个动作单独成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具有画面感。(围绕“修辞、用词、句式”三方面作答,每一点1分,答三点得3分)
21.示例一:①处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思考并走入人物的内心。所表达的含义与分号前的句子形成对比,说明这笔钱对历经坎坷的孙少安来说数目不小,从侧面衬托出他真挚而深沉的乡土情结。
(“引发思考”得1分,“对比”得1分,“乡土情结”或“自豪”得1分)
示例二:②处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想象,产生代入感。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也舒缓了叙事的节奏。 (“引发想象”得1分, “人物心理”得1分,“舒缓节奏”得1分)
22. (1)“却”在句中表示转折,将孙少安年轻时与当下的生存状态进行对比,如今他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能力也愿意回馈家乡。(2)“却”在句中表示强调,有“还、更”之意,强调为孩子们重建学校比祭拜鬼神更重要,宣扬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先进思想观念与“热爱家乡、助力家乡发展”的强烈社会责任感。(①答出“转折”得1分, “对比前后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得1分;②答出“强调”得1分,“强调重建学校的重要性”得1分;四点答全得4分)
四、写作(60分)
23.“未知”与“致知”,是认知外物的两个相对前提。“致知”可以是认知外物之前的知识积累过程,也可以是探究前源自他处的对外物的一个初步了解;而“未知”是认知外物的初始状态。命题意图在引领考生去思考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没有“致知”,那么“未知”将成为“无知”,即认知的空白状态;没有“未知”,“致知”将成为“止知”,即认,知的终点……也可以完全对立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当然只抓住二者中的一个来立意,也属符合题意。但不能进入优秀作文的行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