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理解(共同5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6——8题。(共和6分)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6.请写出诗歌题目的意思。 答:三月三日写此诗寄给乐天,以示答谢。 7.诗中两次出现“花前”,请简述其作用。 答: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前后对比中表现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今朝窘态的感叹。 8.作者感到“虚度好春朝”。结合全诗,分析原因。 答:帘外花开依旧,景色宜人,可自己独卧病榻,心情失落,身边也无朋友相伴,这样的美好时光白白的浪费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共13分) 太祖微行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有田产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渠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明岁,又复酿蜜。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馀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馀蜜之类也。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太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③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④渠:他。⑤听:听作则,任凭。⑥啖(dàn):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尔蜂几何:多少 ⑵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交换 ⑶得不馁:气馁(停止) ⑷竭泽取之:舀干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⑴然则何以自给? 既然这样,你是靠什么生活的呢? ⑵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割三成的蜜,留下七成的,让蜜蜂自己吃,以保证它们一年都有吃的。 11.太祖得知自己与蜂丈人生庚相同,发现 民 与 蜂 相当,最后联想到 取蜜 与 税收 相似。 12.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点? 答:太祖亲民,体恤民情;太祖善于学习,接地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0分) 自炫更须自制 桑林峰 ①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某艺术展上,一名留学生为了自拍自炫,不小心撞翻了一个展柱,结果整排展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致使价值近135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品被损坏。这是自炫的代价。 ②喜欢自拍自炫,喜欢自我表演、自我展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③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人们自炫表演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处在一个沟通时代,人们对外交往、社会活动增多,展示自我、炫耀自我也是一种渴求交往的心理表现。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通过自炫表达心声是很多人的选择。我们又处在一个游子的时代,很多人远离家乡在异地工作,通过自我欣赏、自我展示来寻求一种心理慰藉。 ④ 自炫和表演彰显个人自信,调节生活味道,追求时代风尚,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一些自炫和表演大伤风雅,让人很难接受。有些人喜欢搞直播,不是充满暴力,就是充满色情。有些人喜欢暴走,声势浩大,不是走僻静处,而是走大马路,不仅不听劝说,还升级“装备”对峙公共秩序。有些人喜欢旅游,到了景点,不是欣赏美景,而是爬上爬下,不惜登上“禁止之地”,甚至登上英烈雕像,为的是拍个照片发朋友圈。 ⑤ 诸如此类的“炫”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炫时代如何自制。物质越丰裕,越需要精神的丰盈;社会越开放,越需要个性的合理表达;生活越自由,越需要良好的秩序来保障。 ⑥自制的前提是自尊、自敬。自敬者,人恒敬之;自爱者,人恒爱之。社会生活是有底线的。不讲底线,只管自炫,必会让人厌恶。 ⑦自制在形式上是一种自我控制,内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起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内涵式发展、庄重式表演。 ⑧事实上,那些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就拿旅游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旅游是为了什么,只是把旅游当作一种跟风、一种炫耀。为什么旅游,唐朝的柳宗元早就告诉我们:“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登其高,有旷达之感;探其奥,有幽奇之得。仅把旅游当作“炫耀”,无疑丧失了旅游的情趣和意义。 ⑨ 自制而后可以精彩、可以丰盈、可以厚重。学会自制,知道哪些能炫,哪些不能炫,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应追求的高标准,才能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喝彩。 (2017年光明日报)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自炫更须自制 14.如何才能做到自制?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答:⑴要自尊、自爱,有底线;⑵自我控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述层次。 首先:从反而提出“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 接着:从正面提出“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 最后:通过举旅游的例子,并引柳宗元名句,对此进行论证。 16.仿照下面的句式,在第④段末尾,再补充一则事例。 有些人喜欢转发文章 ,不是 细心地品读 ,而是 只看标题,跑马观花,甚至谣言也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