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与理解(39分) (一)记叙文阅读(14分) 大 莫 言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选自《萌芽》,有删改) 15.用一句话概括“【 答: 16.结合短文,概括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7.结合语境,体会作者写爷爷哼“歌子”的作用。(3分) 答: 18.“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3分) 答: 19.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二)议论文阅读(10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 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 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时,发现“见”字能表达悠然自得之感。又想到在俗本中改为“望”,“望南山”就变为主动寻求,这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0.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B.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C.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时“入”与“出”的方法。 D.处理好阅读中的“如”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 21.根据本文的内容,谈谈阅读中“入”与“出”的辩证关系。(2分) 答: 22.本文第④段划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答: 2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说明理由。(2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是作者的心灵契合。” 答: 24.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 2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林壑尤美( 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2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C.名之者谁? D.山水之乐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译文: 29.【乙】段中 答: 四、作文(40分) 30.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雪,跌倒了 才有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 请以“跌倒 ”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烦恼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他的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意间打开窗户,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 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自己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