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乌审旗初中毕业年级升学暨模拟试题 语文评分标准 积累运用(30分) 1.答案: 壮心不已 有约不来过夜半 落花时节又逢君 峨眉山月半轮秋 长河落日圆 过尽千帆皆不是 伤心秦汉经行处 直挂云帆济沧海 酒酣胸胆尚开张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评分标准】①每空1分,共12分。②每句中只要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答案:峭 挟 【评分标准】①每空1分,共2分。②字形正确,书写规范,得2分。③每错一字 扣1分,书写以0.5分为单位酌情扣分。 (2)答案:chán fèn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3)答案:心平气和:这里指一江春水不再奔腾、怒吼,而是水波平静。(2分)(原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没有结合文意解释,只写原意不得分。 3. (2分) C(A否定不当,去掉“避免”或“不”)(B“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D宾语残缺,句末添加“的方法”或“的措施”) 【评分标准】2分。 4.(2分)B 【评分标准】2分。 5.(8分) (1)参考答案:社会现象:汉字书写常常提笔忘字,书写也不漂亮。(2分) 产生原因:随着电脑运用的普及,电脑书写越来越普遍,手写机会越来越少。(2分) 【评分标准】①每点2分,满分4分。②如未把现象与原因分别列出不得分。 (2)参考示例:(1分) 愧:“心”中有“鬼”,自然不得安宁。 海:“每”一滴“水”,都朝着一个目标汇聚,就演绎出一个壮阔的境界。 您:对“你”“心”存一份敬重。 协:“十”个人齐心“办”一件事,再大的事也可成就。 【评分标准】①满分1分。②趣解时要有字形组成与字义的诠释。 (3)①答案:罗改为萝;晕改为荤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前后顺序可以忽略,每改对一字1分。 ②答案:落款处时间应与“朝阳学校总务处”互换位置。 【评分标准】满分1分。 阅读理解(40分) 记叙文阅读(12分) 6.(5分)①仲夏夜 ②街中心广场 ③人们休闲消遣/市井生活 ④宁静⑤沉醉 【评分标准】①满分5分。②每空1分。 7.(2分)用了神态、动作描写(1分), “举”“眉飞色舞”“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的得意和喜悦,写出了作者从平凡市井生活中感受到的美(1分)。(【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大意对即可。 8.(2分)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半岛仲夏夜的生活”比作一首“小夜曲”(1分),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有诗情画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9.(3分)①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②斗杀西门庆③除恶蜈蚣岭 【评分标准】①满分3分。②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说明文阅读:(8分) 10.(2分)留在原地无法全部生存 发生灾害容易灭绝/避免自然灾害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点1分,抄原文扣1分。 11.(2分)② 承上启下/过渡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空1分。 12.(2分)C 【评分标准】2分。 13.(2分)蒲公英/柳絮/杨花:利用风力到处飘洒;苍耳/附着在其他生物的身上带到远方。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写出植物名称及传播方式即可(写出一种即可) 议论文阅读(10分) 14.(2分)举例论证(只答“举例”不得分) “自然的‘水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 (抄写(“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不得分)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空1分,具体参见括号内容。 15.(4分)总-分-总关系(1分)第④段总说社会的好“水土”需具备的三个条件(1分),⑤⑥⑦段分别对这三个条件加以阐述(1分),⑧段综合概括这样的社会水土就是好水土,就能养人(1分)。 【评分标准】①满分4分。②分项说清关系即可。 16.(1)D(2分) 【评分标准】2分。 (2)B(2分) 【评分标准】2分。 文言文阅读(10分) 17.(4分)(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未答出通假字不得分) (3)对 (4)缘故,原因 【评分标准】①满分4分。②每题1分。 18.(2分)C 【评分标准】2分。 (A因为/B拿、用/C凭借/D来) 19.(2分) 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注意重点词翻译。 20.(共2分)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每点0.5分,共2分。大意对即可) 课外文言文翻译: 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写作(5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