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挖掘传统田园的特有魅力》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14 22:21
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田园综合体”则是当下的一个热词。
    人们回归田园的渴望,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传统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认同的努力。钱穆先生曾言,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人群与活动,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乡村与城市需要各自的智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在众声喧嚣中心生浮躁。于是便产生到乡村放松一下的需要,与大自然亲近以调整心绪。
    身处乡村,寄情田园,人的心力体力得以恢复,在孤独和安定中反思与成长。“田园综合体”是沟通城乡的生活纽带,让城市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在这里重新出发,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对自身有新的理解,充实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
    现代田园不仅仅是城市人寻觅的桃花源,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乡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劳作的家因。近年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活逐渐实现现代化,然而由于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许多负面后果也凸显出来。“田园综合体”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新方向,不仅要看眼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均衡化,更要通盘考虑现代田园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创造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
    一些地区对农业的丰富内涵、特性与作用认识不足,只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却忽略了农业的多功能作用,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田园综合体”之“综合”即着眼于此。宋代大儒程颢曾言,“观鸡雏可以知仁”。农事活动——饲养牲畜与种植庄稼都是一样,它的对象是活物,是整个的、生动而有活趣的,容易养成疏阔自然的心性,乡村也有了从容的社会风气。费孝通先生则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具有“有机团结”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不需要法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意蕴,才构成了传统田园的深厚魅力。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而在许多乡村却仍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让乡风美俗滋养世人,正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应有之义。
    (节选自《人民日报》张源《挖掘传统田园的特有魅力》,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园综合体”是田园中的诗意栖居,它是贯穿古今的士大夫田园情结的具体体现。
  B.“田园综合体”是让城市人与乡村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彼此,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
  C.“田园综合体”体现了“就地城镇化”的新趋势,它致力于创造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
  D.传统文化的伦理美德在现代城市已销声匿迹,而在乡村仍是可贵的“衣冠简朴古风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田园综合体”为论题,阐释了“田园综合体”产生的背景、必要性及作用。
  B.文章综合采用引证、对比、假设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不仅论据丰富,而且论证有力。
  C.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条分缕析,观点持之有据,而且给人以厚重稳健之感。
  D.文章在阐释“田园综合体”的意义时,从“礼失而求诸野”角度,阐释乡风美俗的滋养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人们容易产生到乡村去,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
  B.现实中,乡村建设凸显出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负面后果。
  C.新农村建设中,既要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也要重视农业的文化、社会建设等多种功能。
  D.乡土社会因为其具有“熟人社会”“有机团结”的特点,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法律。

1.C【解析】A.张冠李戴,原文为“田园中的诗意栖居   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且“贯穿古今的士大   夫田园情节的具体体现”于文无据;B.“让城市人与   乡村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彼此”错,原文为“让城市人   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   在这里重新出发,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   D.“传统文化的伦理美德在现代城市已销声匿迹”过   于绝对化,原文为“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   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
2.B【解析】“文章综合采用引证、对比、假设论证、事   实论证等方法”错,文本中没有使用“假设论证”的   方法。
3.D【解析】“因为其具有‘熟人社会’‘有机团结’的   特点,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法律”错,一则是曲   解文意,原文为“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不需要法   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   德”;二则是强加因果关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