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付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们,关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的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返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的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那个时代人都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是它的个性。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你同样也没见过会看家的羊吧。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诡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了撞门声,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涎。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我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故事。借助孩子清澈无邪的目光,来审视一头羊的生命,刻画了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羊的形象,也表达了对世间生命的敬畏。 B.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有关羊的四个故事,前两个表现羊在人们面前的被动反映;后两个则表现了羊对人的主动交往。四个故事夹叙夹议,笔墨均衡。 C.文章最后一段说“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说明作者在长大成人后有了宿命论的思想。 D.小说采用拟人手法,在作者笔下,羊一改往日人们印象中温顺、安闲、柔弱的形象,这是一只不肯向强权低头,绝不放下自尊,非常聪明的羊,是一只不像“羊”的羊,是一个浑身充满了灵性而让人敬畏的生命。 E.动物世界是人类世界的折射,作者以一只具有“个性”的羊的形象来抒发自己对社会上那些温顺柔弱的人的批判。 8. 小说最后以“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为结尾,请分析其妙处(4分) 9.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7.A D (选对一项记2分) 简析:B项“笔墨均衡”不准确;C项“作者在长大成人后有了宿命论的思想”不准确,对羊的悲剧命运的批判,是一个如此具有生命意识和自主意识的生命的悲剧。E项“抒发自己对社会上那些温顺柔弱的人的批判”无中生有。 8.答:①艺术效果上,这是虚幻式的结尾,增添作品的想象空间,引人思考与回味。②思想内容上,再次表现对世间平等生命的敬重与礼赞,羊拥有着同人类一样的生命特质。这是充满生命共性的羊。(或也可以是对人类世界的讥讽。)③情感表现上,是对先前羊难逃宿命的同情,表达作者美好的愿望。(每点2分,任意两点给满分。) 9.答:①情节上,“我”起到了串联情节的作用,羊的故事由我眼观、由我讲述;②形象上;“我”的存在,衬托了羊的形象特征,突出其聪明值得敬畏。如第四个故事中羊的主动与我的畏惧。③表现手法上,以“我”的视角行文,以孩子清澈无邪的目光来审视生命,既充满童真又显得真切自然。在生命的起点来礼赞世间值得敬重的、美好的生命,比如这只与众不同的羊;(主题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