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亟须摒弃功利化 李振洋 据中国长城学会调查显示,目前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近三成已经消失身影。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引发了不少国人的忧虑。 秦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而今只得在史书中寻觅它的片砖只瓦;岁月的冲刷与风沙的侵蚀,使得即便最年轻的明长城也日渐斑驳。自然状态下的长城不可能在千百年后仍完好如初,这是自然规律使然。此外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不法分子偷盗、拆解、贩卖城砖现象多年屡禁难绝,这进一步凸显了文物保护的迫切性,也凸显出我们当前文物保护中的一个严峻命题,那就是怎样更好地、更完整地保护长城这样的跨越区域广、牵涉部门多的文物古迹。 相较而言,作为重点景区开发的长城段落,比如八达岭、居庸关、嘉峪关等,多数保护完好,基本保留了长城的原始风貌。但在一些人迹罕至,执法力量薄弱的地方,破坏则触目惊心。有观点认为,商业开发是王道,开发才能有钱,有钱才能谈保护。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全部道理。文物之所以为文物,而不是什么简单的物件、建筑,根本就在于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文物保护上一味“向钱看”,将珍贵古迹仅仅当作一个旅游景点来推介、展示,只为赚些门票钱,再顺带拉动一下周边的商业开发,显然格局太小。在这样的逻辑下,能带来物质利益的文物,往往成为政府和开发商的宠儿,倍加呵护;而那些需要“倒贴钱”保护的文物,就被敬而远之,听任其破败不堪,这不是文物保护应有的状态。 事实说明,面对文物古迹,任何开发都要以保护为出发点,以历史和文化传承为落脚点。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烽火台都得到开发商的青睐,每一座古刹都有络绎不绝的香客,每一处名居都有门票收入的供养,商业开发可以左挑右选,但是文物保护不能挑肥拣瘦。只有摒弃功利化倾向,多些文化价值考量,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让游客在观光中重拾对文化的敬畏。 价值的矫正给予文物保护以正确的导向,真正落实到位还需硬性规制的护航。就拿长城保护来说,如《长城保护条例》等文物保护规范不可谓不详备,效果之所以不明显,关键在于执法环节不够主动,法律法规的威慑力难以显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需要对保护不力者决不姑息迁就,对违法犯罪者严格依法处置,真正让法律法规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 (摘选自2015年7月1日《北京日报》) 1.下列关于“价值的矫正给予文物保护以正确的导向,真正落实到位还需硬性规制的护航”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文物前提是要以文化价值为导向,而不是过分注重功利;同时还要注意制定一些条例、法规等,使文物保护有法规等的保护。 B.以文化价值作为保护文物的正确导向,以此引导文物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借助条例、法规等对文物保护提供保障。 C.文物保护需要以价值为正确导向,只有多考量价值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文物保护想要落实,就需要硬性的条例、法规来保护。 D.文物保护需要矫正以前错误的价值导向,以正确的导向引领文物保护;但硬性的条例、法规是文物保护不可缺少的保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明长城的墙体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保存状况较为良好的段落很少,且有一部分已经消失身影。这让不少国人产生了忧虑。 B.文物不是什么简单的物件、建筑,如果以商业开发的形式保护文物,就会使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消失在金钱之中。 C.将珍贵古迹当作旅游景点,顺便拉动周边的商业开发,这是小格局,要让文物充分释放魅力,应该摒弃功利思想,多些文化考量。 D.要想让子孙后辈感受文物的魅力,需要在保护好文物过程中让文化记忆得以传承、历史认同得以延续、爱国情怀得以温存、故土情结得以安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禁难绝的破坏行为,使怎样更好地、更完整地保护长城这样的跨越区域广、牵涉部门多的文物古迹也成为当前文物保护中的一个严峻命题。 B.作者认为,对那些“倒贴钱”的文物政府应该加倍保护,对那些能带来物质利益的文物,则不需要加倍呵护,因为开发商会开发其商业价值。 C.商业开发可以根据利益挑选文物,但是文物保护不能这样做,开发文物古迹,应该以保护为出发点,以历史和文化传承为落脚点,不能强求利益。 D.文物保护,应该本着“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决不姑息迁就保护不力者,严格依法处置违法犯罪者,真正发挥法律法规应有的作用。 参考答案 1.C【解析】“文物保护需要以价值为正确导向,只有多考量价值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范围扩大,文中所说的“价值”应该是“文化价值”。 2.B【解析】“就会使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消失在金钱之中”中“消失”一词用的绝对,文中只是说“一味…向钱看”会这样,而且提到“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全部道理”。 3.B【解析】强加因果,原文的意思是说,政府和开发商应该关注那些“倒贴钱”的文物,而对能带来物质利益的文化则不需要加倍呵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