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兰花 季明 老安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山民。 老安住在大山里,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屋前是一池水波荡漾的山间瑚泊、竹海的绿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 老安非常爱这峰青水秀的大山。 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围成的小 院里, 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的兰花。因此,一到春天,老安院子里的花,就开得姹紫嫣红、芳香四溢。 这年春天,省城一位画家到山里写生,路过老安的家时,眼睛倏地被满院五彩缤纷的花点亮,背着画夹,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 画家陶醉在花香扑鼻的世界里。 “你也喜欢花? ”正在侍弄花草的老安问。 “是呵,尤其喜爱兰花呢! ”画家在那二十多盆兰花前蹲下来,很夸张地吸吸鼻子,仿佛要把花香全都吸进腹中。 兰花有的已经开了,有的长满嫩绿的花箭,正含苞待放。 画家忽然问:“老乡,你这花卖不卖?” 老安憨憨地一笑,说:“卖啥卖?这些花儿不金责,都是俺在山里挖的,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 画家掏出钱,说:“ 一定得给你钱。” 老安急忙用手挡住,说:“啥钱不钱的,你也太小看俺山里人了!” 俩人拉扯了半天,最后,画家被老安的朴实所感动,从画夹里取出刚画好的画,说:“我用这幅画换你一盆花,行吗?” 老安接过画,一看,画的正是他们山乡的风景。 画家说:“我是个画家,我叫李致宁。” 画家选了一盆兰花,抱在怀里,欢喜地走了。 老安不知道这李致宁是何方神圣,把那幅画翻来展去地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它究竟好在哪里,便随手扔在桌上。 没几天,画家从老安那儿抱走一盆兰花的事,传遍了小山村。这天,几个外出打工刚回乡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来找老安。 一个人说老安叔,你被骗啦。一盆兰花肯定非常值钱!” “值啥钱? ”老安不解地问。 ' 另一个人说我打工的那个城市,一盆兰花最贵卖到五千多块钱呢!” “五千多块? ”老安的手开始抖动起来。 又一个说:“五千多块算啥?在花卉超市里,有一盆兰花,竟然卖了三万块!” “三万块?那是啥兰花?”三万块,老安就是卖好些年的草药,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老安的手快速抖动起来。 那人来到院子里,仔细地看了看,指着其中的一盆说:“好像就是这样的!” 画家抱走的正是这种兰花! 老安的手剧烈地抖动起来。 临走时,几个年轻人说:“老安叔,你真傻,一幅破画就骗了你三万块,打水漂啦,响都不响呢!” 老安的手飞快地抖啊抖,然后,抱起头,蹲在地上。 半晌,老安站起身,冲进屋里,找到那副画,咬牙切齿地撕了个粉碎。 又是一年春天,一个来山里游玩的城里人,走进老安的院子。这个人也非常喜爱兰花。 城里人指着其中的一盆,问:“老乡,这盆兰花卖不卖?” 老安斜着眼睛,说:“你给啥价?” “一百块。” 老安重重地哼了声,说:“你骗不了俺,这盆少了三万块钱不卖!” 那人惊叫一声:“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盆兰花,顶多值一百块,真的,我不骗你!卖三万, 你脑子有病啊?” 老安的眼里冒出火星,说别以为俺啥都不懂,去年,一个画家就用一幅画蹁走了俺的一盆兰花,值三万块哩。” “画家?叫啥名字?”那人疑惑地问。 老安想了想,说:“他叫李致宁!”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李致宁?那幅画呢?” 老安愕然地看着他:“干啥?” 那人急急地说:“如果真是李致宁的画,我给你五万块钱,买下它!”那人知道,李致宁是位著名画家,市场上他的一幅画,最少也值十万块钱。 “五万块!”老安惊叫一声。 老安的手又刺烈地抖动起来。 老安的双手剧烈地抖啊抖……然后,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 (选自《天池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9.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20.简要分析小说第二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21.文章以老安“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22.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9.画家用画换走了老安的兰花;老乡揣测老安被骗,老安愤而撕画;又一城里人想买老安 的兰花,老安吸取教训要价三万;老安了解真相后懊悔不已。(4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20.优美纯净的自然环境,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衬托了老安单纯朴实的形象(2 分);自然环境的清新明澈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利欲熏心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2分)。 21.①与老安曾想把兰花送给画家时的质朴形成对比与照应,生动地表现了老安内心懊悔、 痛苦与醒悟。(2分)②小说情节突转,到此戛然而止,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2分) 22.①画家与老安交换画花时,人间本不缺少淳朴与真诚,这是让我们欣慰社会底色。②但淳朴与真诚在私欲和金钱的冲击下,往往被怀疑,扭曲,淹没。③在生活中应保有一颗自然淳朴 之心,不为金钱和利益所诱惑。(6分,每点2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