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少年宫牵头对2万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调研。报告指出,3~6岁幼儿手机接触率为91.8%,电脑的接触率为80.6%,低龄化倾向明显。家长没有成为孩子的数字好友,44.7%的家长没有在QQ好友上,55.8%的家长没有在微信上。(9月26日 《广州日报》) “儿童不加父母微信”是正常现象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的“网民”趋向低龄化,儿童成为网民群体的新生力量。有人认为“儿童不加父母微信”是一种感情缺失,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交流鸿沟。但笔者以为,“儿童不加父母微信”是正常现象。 首先,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看,孩子的父母多是属于70、80一代,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经济脱胎换骨的过渡时期,此后许多新兴的观念和事物传进国内,对国内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冲击,这就造成了父母与孩子的社会认知并不相同,孩子认同的在家长眼里可能并不认同。而微信作为一个私人的网络空间,有着属于00后的独有取向。从避免价值观冲突层面来看,孩子不加家长微信,实属正常现象。 其次,从儿童天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童年天真无邪的时期,他们喜欢有着自己的小秘密,微信则作为了这么一个载体。儿童们可以在微信空间里无拘无束的与好朋友交流,也同样可以发一些天马星空的想法。一旦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就会给孩子一种压迫感,造成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从保护孩子天性来看,孩子不加父母微信也属正常。 再者,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该不该看孩子日记”是之前一段时间的热点,父母们纷纷参与讨论,最后大家趋于认同:强行查看孩子的日记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不利于孩子感情的正常表达。微信空间对于儿童来说也同样是属于自己的“日记本”。社会的认同会让他们觉得,日记不能看,那么“微信空间”也同样不能看。 笔者认为,不要用成人世界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价值取向,孩子的“微信”并不是像成人一样用于社会交际、联络感情,微信只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密花园”,他们可以在里面自由自在的展示自己。“孩子不加父母微信”并不能代表孩子与父母之间缺少感情,儿童时期,孩子几乎每天都会与父母待在一起。况且“微信”并不只是唯一的交流工具,有电话、有短信、还有其他的社交平台。所以,社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们留一个“世外花园”,让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发光发彩。(长江网 作者:凌瑶) 二 “孩子不加父母微信”是数字鸿沟的延续 3~14岁儿童的家长,基本上都是70后、80后。而“孩子不加父母微信”现象的背后,首先是父母的心态问题。70后、80后对于自己子女拥抱数字时代是有所保留的。这种观念,源于上一代父母对于自己教育的遗存。老一辈父母认为网络和电脑代表着玩物丧志,是对学习本位的冲击,这种声音和镜照,70后、80后们肯定不会陌生。当自己也面临着对下一代教育的时候,长辈的经验难免会被拿来,并以此灌输给自己的子女。这也造成了一些怪现象:家里面,年轻的父母自己在家里整天玩手机,但一看到孩子玩电脑就指责。有了这种情绪对立,“孩子不加父母微信”就成了自然。 其次,是父母和孩子的信息不对称。网络媒介加快了儿童融入社会的进程,但父母却还在后知后觉,误以为拿着手机的孩子只是在玩“连连看”“对对碰”,殊不知孩子已经有了微信朋友圈、QQ空间乃至微博粉丝。虽然是过来人,但年轻的父母总会忽略掉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后果则是陪伴孩子在数字时代成长的权利就这样被旁落掉。 网络时代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始终以年轻族群掌握着主动权。当70后、80后把自己父母远远甩出一道数字鸿沟的同时,正处在3~14岁年龄段的子女们,也会在成长阶段把自己给超越了。这并非是“龟兔赛跑”的隐喻,而是现实层面的写实。我们还在以“三观趋同、性格空间”来甄别父母时,子女却以大同小异的标准来对待我们。这种数字鸿沟的存在,现在看是被延续和继承下去了。 当我们还在考虑“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的时候,子女却连自己的微信好友都没加。父母没能成为孩子们的数字榜样和网络伴侣,这里或许有情感、技术和认知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要看到,儿童阶段正是对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极度匮乏的时期。儿童辨识力不高、自制力欠缺,在网络世界容易走失。这个时候,“山不过来我过去”,主动跨越和孩子之间的数字鸿沟,应当是年轻父母的必做功课了。(谢伟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