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①杜诗中“不期”的语义是不可预料,王诗中“势难回”的语义是局势难以挽回。 ②杜诗以项羽事为题材,实际是宣扬了百折不挠这样颇有积极意义的道理。 ③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答: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④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答: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述,表示推测语气,实际上是借题发挥。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⑤这三首诗都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三位诗人评价有何不同?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杜牧认为项羽应包羞忍耻,卷土重来;王安石认为项羽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李清照认为项羽气概豪壮,令人敬仰。(赞成哪一种观点都可,只要言之成理) 二: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各是什么? (5分) (1)第一首是从 角度来评价的。 (2)第二首是从 角度来评价的。 (3)第三首是从 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6分) 参考答案 1.(5分)兵家用兵 民心向背 节操或气节 (答对一条2分,答对两条4分,答对三条5分。) 2.(6分)(1)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2分) (2)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2分) (3)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