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7-01 09:57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乡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有人甚至说,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是乡土文学史。
回头看看汗牛充栋的乡土文学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赞歌,二是挽歌。赞歌,主要是描述田因景色,讴歌风土人情,作者们回忆过去,被那种生活和经历所陶醉,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情不自禁地写出来。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精品,有佳作,作品中的那些淳朴和美好,的的确确地打动了很多读者。这是一种写法。
但是我们也看到,农耕时代已经过去,田园生活正在改变,传统秩序正在塌陷,美好事物正在消失。作家怎么办?就开始唱挽歌了。挽歌型的作品有很多很多,大多是写过去的旧风俗、旧事物,表达出无限的惋惜,无比的沉痛。
乡土,在今天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农民从上万年的农耕时代走来,承载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又被城市化的浪潮所裹挟,所推动,从思想到行为,都发生着变化。也可以这样说,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进入终结阶段,原来的乡土已经改变了模样,散发出现代化的光彩。今天写乡土,一定要写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
目前在农村,传统与现代正在交替,变化非常之大。很多年后,后人不知道那个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年轻人体会不到,需要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他们。譬如,宗法制度的权威在塌陷。过去在一个家族中,长幼有序、辈分分明。遇见长辈,虽然他是个小孩,在晚辈眼里却是个应该尊敬的长辈。对年纪比自己大的长辈,更是毕恭毕敬。到了族老跟前,更是大气不敢喘。而现在一些年轻人,根本不把长辈放在眼里,不管是什么叔伯大爷,只要他看不顺眼,照样敢骂敢打。过去家族里有事,就找德高望重的族老去调解,族老咳嗽一声,大家噤若寒蝉,唯族老马首是瞻。现在不行了,长辈权威荡然无存,当事人有事不找族老了,而是找干部调解,或者直接上法庭控告。
(摘编自赵德发《乡土与文学》)
材料二:
《乡土本色》回答了中国乡村的基本性质。每个人都是自己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一个“伦”的格局。在费孝通之前,曾有学者以“伦”做突破口,就传统社会中的差等关系做过相关研究,比如潘光旦:“格局的不同是人我之分的最主要的因素,我之所以为我,与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彼此格局的互异。而尤其要紧的,是此种互异的鉴别与体会。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礼记中讲究的“十伦”,就是在讲一个差等问题,要求“不失其伦”就是在维护人与人的交往网络中所遵循的差等纲领。虽然并不是整个封建传统社会时期都是这样,但毫无疑问,这样尊卑有序的差序格局,几乎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社会时期的性格底色。
《无讼》涉及的法制化推行问题,则是基本性质在法律上的体现。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缺乏流动性。在这样的熟人生活中,乡土秩序所依赖的规矩,在“乡里乡亲”的交往中自然形成并被大家认可、遵守、流传下去。村里的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礼俗规则。
村民与外在的法律规则相距遥远并不熟悉,不靠专门的机构来传授,而是依靠熟人间的亲密行为习得并传承下去。这种规则是“礼治”的基础,也是乡村中常见“无讼”状态的原因-人们依靠这样的公序良俗各得其所,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法律介入。
法律普及入乡村的生活一大难点便是,有时尚未得到建立法治社会的好,反而先得了破坏礼俗规则的坏。中国素有调解的传统,对乡村中的大部分纠纷来说,解决办法通常不是付诸公堂,而是通过调解。
但在现在的法学观念中,调解作为中国的法律传统,是与礼治和人治的社会形态紧密联系的,不符合法治社会人们权利意识兴起和审判实践发达的潮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调解传统不宜作为法治建设中的本土资源。这种观念将调解与法治置于对立面上,使得法治向基层普及推进时不得不先摧毁调解制度,而带来上述的大难点。
现在的中国乡村还是乡土中国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现在的乡土的基本问题又是什么?该怎么样来解决中国现在的乡村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乡村既是乡土中国,又不是乡土中国,应是后乡土社会。以《乡土中国》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后乡土中国概念,是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抓手。
(摘编自张骏驰《从认识乡土到破局乡土-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三: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道德规范对当事人规劝,促成互相谅解,达成协议的活动。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想与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社会民间调解向人民调解嬗变的思想内涵。民间调解具有扎根民间、灵活经济的特点,人民调解继承了这一优良文化传统。然而人民调解必须舍弃传统社会民间调解“一味强调对社会秩序维护”的狭隘政治功能定位,建立起民众利益保护和社会稳定有序并重的调解制度,使人民调解与和谐社会、法治国家相得益彰,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
(摘编自吴德成《民间调解向人民调解的嬗变论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作家再写乡土文学作品,无论是赞歌还是挽歌,都要散发出现代化的光彩,一定要写出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
B.现在农村长辈权威荡然无存,当事人有事不找族老了,而是找干部调解,,或者直接上法庭控告,这些都表明传统秩序正在塌陷。
C.“差序格局”是一个“伦”的格局,这样尊卑有序的差序格局,几乎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社会时期的性格底色。
D.乡土秩序所依赖的规矩是礼俗规则,人们依靠这样的公序良俗各得其所,这种规则使乡村完全处于“无讼”状态之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城市化、全球化的突飞猛进,好多作家的笔触也从乡土转向了城市,乡土题材的作品开始消失。
B.今天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里面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也写了一些现代的东西,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C.《无讼》能为解决法律普及入乡村的困境带来启示,可以将传统的调解转化成推行法治的一个工具。
D.先有《乡土中国》才有衍生出来的“后乡土中国”,这就是《乡土中国》至今没有过时的原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能明显体现“乡土性”的一项是(3分)
A.加工粮食的石磨
B.反映农事的词语
C.骑过的破旧自行车
D.收割庄稼用的镰刀
4.乡土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乡土历史保存细节。请结合材料一说明。(4分)
5.人民调解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作用?请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西蒙的爸爸
莫泊桑
十二点的钟声刚刚敲过,学校的大门就开了。可是,孩子们不像平日那样很快散开,却在离校门几步远的地方站住,三五成群地低声谈论。
原来这天早上,布朗肖大姐的儿子西蒙第一次到学校上课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说:“你们知道吧·····西.·····嘿嘿,他没有爸爸。”
布朗肖大姐的儿子在校门口出现了。他七八岁,面色有点苍白,身上挺干净,态度羞怯得几乎显得不自然。他正准备回家去,这当儿,那个报告消息的大孩子神气十足地问他:
“你叫什么?”
“西蒙。”
“西蒙什么呀?”对方又问。
这孩子慌慌张张地又说了一遍:“西蒙。”
大孩子冲着他嚷嚷起来:“西蒙后面还得有点什么,这不是一个姓。”
他差点哭出来,第三次回答:“我就叫西蒙。”
淘气的孩子们都笑了。那个大孩子越发得意,提高嗓门说:“你们都看见了吧,他没有爸爸。”
西蒙脸色惨白,不顾一切地朝他们嚷道:“我有,我有一个爸爸。”
“他在哪儿?”大孩子问。
西蒙答不上来,因为他不知道。有一个站在西蒙对面的孩子,突然嘲弄地朝他伸了伸舌头,大声说:“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去告诉你爸爸好了。”
他觉着什么都完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真的没有爸爸。他自尊心很强,想忍住往上涌的眼泪,可是才忍了几秒钟,就憋得透不过气来,不由得悄悄地抽噎,浑身抖个不停。
可是西蒙忽然不哭了。他气得发了狂,他那副神情非常怕人,他撒开腿朝田野里奔去,那里有他最喜欢的河流。
他来到河边,望着流水。“我要投河,因为我没有爸爸,”这个念头地挟着强烈的痛苦涌上他的心头。
突然一个声音问他:“什么事叫你这么伤心呀,小家伙?”
西蒙看过去,一个高个儿工人和蔼地看着他。西蒙眼睛里满是泪水:“他们打我······因为······我······我······没有爸爸······没有爸爸。”
那人微笑着说,“可是人人都有爸爸呀。”
孩子在一阵阵的悲伤中,困难地回答:“我······我······我没有。”
工人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认出这是布朗肖大姐的孩子。虽然他到当地不久,可是他已经隐隐约约地知道一些她过去的情况。
“好啦,”他说,“别难过了,孩子,跟我一块去找妈妈吧。”
他们走了,大人搀着小孩的手。那人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因为,据说这个布朗肖大姐是当地最美丽的姑娘中间的一个;也许他心里还在这么想:一个失过身的姑娘很可能再一次失身。
他们来到一所干净的小房子前面。
“到啦,”孩子说完,又叫了一声:“妈妈!”
一个女人走了出来。工人立刻收住笑容,因为他一看就明白,跟这个脸色苍白的姑娘,是再也不可以开玩笑的了。她严肃地立在门口,似乎是防止任何男人踏入这间屋子的门槛,在这里,她曾被另一个男人欺骗过。铁匠有些惊慌失措,手扶了扶鸭舌帽,结结巴巴地说:“瞧,太太,我给您把孩子送来了,他在河边上迷了路。”
西蒙哭着说:“不,妈妈,我想投河,因为别人打我·····因为我没有爸爸。”
年轻女人双颊烧得通红,心里好像刀绞;她紧紧抱住孩子,眼泪扑簌簌往下淌。工人站在那儿,很感动,不知道应该怎样走开。可是,西蒙突然跑过来,对他说:“您愿意做我的爸爸吗?”
孩子又说:“您要是不愿意,我就再去投河。”
那工人把这件事当做玩笑,微笑着回答:“当然喽,我很愿意。”
“您叫什么?”孩子问。
“菲列普,”那人回答。
“好!菲列普,您是我的爸爸啦。”
工人把他抱起来,在他双颊上吻了两下,很快地跨着大步溜走了。
西蒙呢,非常爱他的新爸爸,从此几乎每晚都要在他一天工作结束以后,和他一同散步。他天天按时到学校去,态度庄严地在同学中间走过,始终不去理睬他们。
谁知有一天,带头攻击他的那个大孩子对他说:“菲列普不是你爸爸,因为他不是你妈的丈夫。”
在这个正当的理由面前,西蒙窘住了,心事重重地朝铁匠铺走去。菲列普就在那里干活儿。
西蒙走进去的时候,所有人的活儿顿时停下来,都很注意地瞧着。接着,西蒙说:“喂,菲列普,刚才有人说您不是我爸爸。因为您不是我妈的丈夫。”
菲列普一动不动地站着,他的四个伙伴望着他。突然有一个铁匠对菲列普说出了大家的心意:“不管怎么说,布朗肖大姐是个善良规矩的好姑娘,虽然遭到过不幸,可是她勤劳、稳重。一个正直人娶了她,准是个挺不错的媳妇。”
“这倒是实在话,”另外三个人说。
菲列普突然弯下腰,对西蒙说:“去跟你妈说,今儿晚上我要去找她谈谈。”他站在四溅的火星中,眼睛里闪着光芒,热情地打着铁。
他来到布朗肖大姐家敲门的时候,已经是满天星斗了。他穿着节日穿的罩衫和干净的衬衣,胡子修剪得很整齐。年轻女人来到门口,很为难地说:“菲列普先生,像这样天黑以后到这儿来,不大合适。”
他想回答,可是结结巴巴地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时,他突然说:“只要您愿意做我的妻子,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接着他用一双巨人般的胳膊举着西蒙,大声对他说:“你可以告诉你的同学们,你的爸爸是铁匠菲列普·雷米。”
第二天,快要上课的时候,小西蒙站起来,脸色苍白,嘴皮打着颤,用响亮的声音说:“我的爸爸是铁匠菲列普·雷米。”
这一次再没有人笑了。因为大家都认识这个铁匠菲列普·雷米,有他这样的一个人做爸爸,不管是谁都会感到骄傲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蒙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因为没有爸爸遭受同学的嘲笑和欺凌,最终在有了“真爸爸”之后恢复自信。
B.作者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细腻地描写了孩子受欺侮时候的愤怒、反抗,以及独自一人在河边的痛苦与伤心。
C.西蒙虽遭遇不幸,但他有幸遇到了菲列普。菲列普在第一次遇见西蒙时,便怀着真诚善良之心毫无杂念帮助了他。
D.小说文笔优美、用词准确、有着浓浓的童真,笔端流露着对西蒙的同情和喜爱,塑造了西蒙可爱天真的形象。
7.关于文中铁匠们谈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铁匠们的谈话,侧面烘托了布朗肖大姐的形象,极具生活气息,构思巧妙,文脉清晰。
B.从铁匠们的谈话中能感受到平凡人面对不幸者的温情,布朗肖大姐用她的实际行动打消了周围人对她的偏见。
C.人物对话中的“这倒是实在话”写出了铁匠们的真诚与质朴,语言自然而又亲切,极富表现力。
D.菲列普起初并不愿做“西蒙的真爸爸”,只是因为铁匠们的话,才打算去找“布朗肖大姐”谈谈。
8.你眼中的布朗肖大姐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莫泊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糟。”请结合文本中西蒙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