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安徽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6-18 17:15
2022安徽中考语文真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长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        ,       ”(杜甫《望岳》)的豪情壮志,也要有“           ,           ”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进取精神;敬爱的老师,这些年,您“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私奉献精神滋养了我们,求学路上,感恩有您!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         ,         ”两句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清,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甲】内莫(也泽作“尼摩”)艇长把头伸进球形帽子里。我和孔塞伊(也译作“康塞尔”)也照着做了,还听到那加拿大人语带讥讽地跟我们说了一声“祝你们打猎愉快”。潜水服的上端是个带螺丝的铜衣领,金属的头盔就固定在这个衣领上。头盔上有三个大洞,镶着厚玻璃,只要在这个球形帽子里面转一转头,就可以朝各处观望。球形帽子一dài上,安装在背上的那套鲁凯罗尔(也译作“卢格罗尔”)设备即开始运转,就我而言,我觉得呼吸自如。
【乙】林间空地,寸草皆无;丛生的灌木枝条,既不趴在地上          , 也不弯腰下垂;树枝没有一根呈水平状伸展。所有的枝条,           伸向洋面。任何一根细茎,任何一片带状叶子,          多细多薄,无不像铁丝一样笔直。墨角藻和téng本植物,受海水密度控制,都挺拔地直线向上生长。这些植物平时一动不动,但我用手一分,就会立即恢复原状。这里是垂直线的王国。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dài(   )上    运转(     )     细茎(  )         téng(    )本植物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曼延   一律   尽管      B.蔓延   一律   不管 
C.蔓延  一直    尽管      D.曼延   一直   不管
(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      》, 甲语段中“加拿大人”指的是        (人名)。(2分)
(4)富于幻想是科幻小说的重要特征,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相关积累,简要说明这一特征在【甲】【乙】两个语段中的体现。(4分)
3、复兴学校开展以“多彩体育伴我行”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邀请你参与宣传。(12分)
(1)【多彩体育我宣传】请你为本届体育节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3分)                                                                          (2)【活动参与我动员】小刚同学写了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节活动,请你帮他修改。(6分)
同学们,校园体育节即将拉开帷幕,【甲】对这场盛会,值得我们期待。体育,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乙】我们既可以在短跑中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可以在体操中体验律动与美感,既可以在足球运动中增进团结与协作,也可以在棋类活动中培养思维与心性……多彩体育,总有一款适合你。【丙】我们在多彩体育中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健康成长。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③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成祈使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2分)
(3)【风采人物我报道】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3分)
校报记者10月25日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女子甲组100米比赛中,九年级五班王英同学勇夺冠军,并打破该项目保持了二十年的校运会记录。铿锵玫瑰,绽放芳华,比赛中她不畏强手,奋力争先,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阅 读 (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红船女子  佟继萍
1921年7月,上海的天气闷热,海风裹挟下,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着,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
法租界的望志路上,一幢石库门建筑的二楼,一些人正在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楼下过廊里的长凳上,坐着个神色凝重的青年女子,她不时地朝着门口左右张望。她叫王会悟,受丈夫李达委托,为屋里开会的十五个神秘人物站岗放哨。这个秘密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30日晚,进行第六场会议时,王会悟看到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陌生人,从厢房虚掩着的后门闯入径直往楼上走,便立即叫住他,问他是谁。这人支吾了一句,说声对不起,神色慌张地下楼走了。这个突然出现的人,让王会悟感觉非常蹊跷,她立刻去楼上通报消息。正在发言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会议立即停止,代表们纷纷撤离。
十多分钟后,两辆巡捕房警车停在楼下,全副武装的巡捕冲下车,包围了整栋房子,开始大搜查,一阵混乱后,没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悻悻地撤退了。
那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是法租界巡捕房密探,正是因为王会悟的警惕,代表们才得以及时疏散。事后,马林称赞王会悟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
晚上,一起撤离的部分代表,在李达寓所商议复会事宜。上海是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开会呢?代表们意见不一。王会悟说:“我有个建议,我老家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咱们到南湖去租一艘画舫,在船上开会,大家看如何?”
“我觉得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首先表示赞同,其他代表听了也纷纷说是个好主意。
江南水乡乌镇长大的王会悟,其父是晚清秀才,开一家私塾。在嘉兴读书期间,王会悟接触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海,结识了李达,两人便在陈独秀家里举行了婚礼。
会议地点一确定,王会悟与李达周密策划,决定各带领一部分代表分两个车次出发。
第二天一早,王会悟乘早班火车赶到嘉兴,安排代表们去鸳湖旅社歇息,在同车到达的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陪同下,到南湖烟雨楼实地观察,确定画舫的停靠位置。
王会悟让旅社账房先生帮忙租了画舫,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
身着素色衣裙的王会悟在前边引路,边走边介绍南湖的环境,十几位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悠闲地随在其后,步入船舱。
一艘古朴典雅的红船,在荷花摇曳的嘉兴南湖上荡漾着。船头,江南女子王会悟一边警觉地环视周围,一边指点船主,把船撑到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代表们坐在中舱的八仙桌前开始开会。此时,俏丽窈窕的王会悟如一水乡歌女、哼唱起嘉兴小调,遇到有船经过时,她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船舱里听到暗号,就压低声音讨论,船过去了就群情振奋。带来的那副麻将牌码放在桌子中心,掩人耳目。
会议气氛正热烈时,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王会悟立即提高嗓音,手拍舱门的节奏也加快了,代表们当即停止讨论,有的打起了麻将,有的端起茶杯到船头去赏风景。
王会悟婉转地向船主询问,得知是富人家游船在湖上兜风,代表们又聚在一起,会议继续进行。
午后,雨打湖面,游人渐渐散去,南湖少有的清静。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雨停了,一抹红彤彤的霞光穿过云层涂在红船上,依在船头上的王会悟,在波光粼粼水面的映衬下,仙女般伫立着。
......
傍晚,王会悟送别代表们离开红船时,已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了。
而今,乌镇西栅王会悟纪念馆里,王会悟与红船群雕伫立堂前,仿佛在向后人们讲述着红船的故事。
                                           (选自(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会议代表董必武的话都体现了对王会悟工作的认可。
B.小说的插叙部分简要交代了王会悟的家庭出身、读书经历和生活经历等。
C.“麻将”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故事的重要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既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又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特点突出。
5、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5分)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上海—幢石库门建筑里
 

王会悟及时通报
代表们立即撤离

代表复会地点意见不一

代表们纷纷赞同


王会悟示警,了解情况后解除警报
会议继续进行
6、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
7、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8、缅怀历史,致敬先辈。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由。(6分)

【二】(17分)
材料一:
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
材料二:
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追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年4月25日)
材料三: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摘编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
(摘编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0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
B.2021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引人注目。
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
10、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
11、请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行文思路。(4分)
12、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三】(16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月微草堂笔记》)
【乙】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惠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转转不已                                    (2)求之下流,固颠         
(3)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          (4)人力不能去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水遂横流为害。
15、【甲】【乙】两个语段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