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初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类试题训练及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6-16 11:12
一、★《爱莲说》
【基础复习】
一、请在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很  )爱牡丹。①予/独爱/莲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 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而(  表转折,却 )不妖(美丽而不庄重  ),中通外直,不蔓( 缠生藤蔓)不枝 )(旁出冗枝 ),香远益(更加)清,亭亭( 耸立的样子 )净植 ( 树立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 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焉。
予谓 ( 认为)菊,花之隐逸(隐居的人 )者也( 语气助词连用,表肯定判断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③莲,花之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菊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爱,陶后鲜( 少 )有闻。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应当 )乎众矣。 笔记
二、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娇媚。
②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近去玩弄。
③莲花 ,是花中的君子。
④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课文要点】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理学家。
2.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3.成语积累:出淤泥而不染。
(二)内容主旨
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全文的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表现手法
(1)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
(2)巧妙运用衬托的手法(文中有三次衬托):
第一次,以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并描绘出莲的可爱形象,由此进入正题。第二次以“菊,花之隐逸也”(正衬)、“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反衬)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第三次,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
(四)理解重点语句: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
(2)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不阿谀奉迎(环境);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方正  );不蔓不枝——纯正无邪,不拉拢勾结;香远益清——(  品格高尚,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端庄严肃,为人敬重。

【强化练习】
一、根据提示默写文中语句。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而不妖。(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
3. 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
二、回答问题。
1. 文中作者运用了 借物抒情 (或托物言志)的写法,从 环境  、  体态 、香气、风度品性等方面描写莲花,用“莲花”来比喻“君子” 洁身自好,正直刚正 的高尚品格。
2.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 都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  陶渊明面对潮湿环境,选择了归隐;而周敦颐则强调人格修养,要洁身自好,(自我人格可很高尚,即使周围环境不好,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