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公元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西塞山怀古》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西塞山”六朝时著名的军事要塞。“王濬”晋宜州刺史。据相关资料记载,王濬奉命伐吴,造大船,以木为城,起楼,每楼可容二千人。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黯然”阴暗的样子。诗人首先展示出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当时伐吴的主要人物王濬,他征伐的出发点是“益州”,目的地是“金陵”。此次作战,王濬建造了极具威慑力的“楼船”。在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战船(楼船)讨伐东吴,最终取得胜利。这里的“王气”古人迷信望气之术,认为帝王所在地有“王气”,国亡了,帝王之气也黯然而收。“金陵王气”指吴政权。这里表明了西晋的军事力量的强大直接导致了吴政权的灭亡。诗句中的“下”字,表明了西晋军队的势如破竹,而“收”字表明了吴军的衰弱无力,再用“黯然”修饰,把吴主孙皓的昏庸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降幡”投降时打的白旗。“石头”即石头城。据记载,王濬伐吴,攻下石头城,吴主孙皓亲自到营门投降。诗人对作战过程进行了描绘。吴主孙皓本想凭借长江天堑,阻拦西晋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他在江中暗置铁锥,并以千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可高枕无忧,而王濬以火烧毁了铁链,而西晋大军兵临城下,吴主孙皓也只是在金陵(金陵又称石头城)城头举出降旗。这里,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追述历史,说明天险、人力都无法挽救腐朽统治者亡国的命运,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为下联抒发感情做了铺垫。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在此,诗人从东吴灭亡想到了继东吴之后,同样以金陵为都城的东晋、宋、齐、梁、陈诸朝的相继破灭,表明了无论是势力强大、胜者为王的晋军,还是软弱无能、败者为寇的吴军,都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一切都会成为过眼云烟。其中“依旧”表明了没有什么改变,什么都依然如故。特别是一个“枕”字,不但以动写静,赋予山河以生命,而且表现出山河依旧的状况。因而,诗人看苍山依旧,其下江水自流,逝者如斯,追古思今,因而不由得产生伤感之情。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中,“四海为家日”是指唐朝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当时,却已是四海一家、江山一统。“故垒”在这里指位于西塞山前六朝时的军事堡垒。这里是说,如今是是四海升平天下统一,而那些早已废除的古时的营垒依然存在,它们早已成断壁残垣,静静地呆在萧瑟秋风摇荡的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不但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也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统一的结果。在此,诗人把今昔对比,含蓄地表明了对现实的看法,现在大唐虽是江山一统,但实际上藩镇割据势力却重新抬头。诗人以史为鉴,不但给藩镇势力提出警告,而且给唐统治者敲响警钟。 这首诗歌的艺术性很强,无论在语言上或者结构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审美特点。下面择其主要谈谈。 一、借古喻今,情感真挚 诗歌的前半首“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里主要是写历史,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与冷落荒凉的江防陈迹,古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半首“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里是感叹现在。诗人联想到当时中唐时期虽然在形式上维持着统一局面,但藩镇割据严重,诗人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慨读者自然可以感受到的。 二、情景交融,谐和统一 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触景生情”,“景为情生”的及其在相互 关系中所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因此,在诗歌中,景是为情服务的,景为情感的抒发营造了和谐的审美氛围。在《西塞山怀古》中,奔流在秋色里的江水,摇动在寒风中的芦荻,渲染了苍凉、悲壮的气氛,而这种氛围恰与诗人借古伤今之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并起了映衬、烘托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诗歌产生了感人的力量。 三、结构严谨,表意深刻 诗歌从内容上说,前半部分叙述历史实事由概括到具体,后半部分描写景物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个诗歌的结构来看,符合诗歌结构的起承转合的要求。第一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是起,写历史事件。第二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承上的事件并展示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第三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是转,进入对事件的感叹。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合,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并发出感叹。诗歌的结构是多么的严谨,由怀古到伤今,层层深入,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