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去蜀》“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意思翻译与全诗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3-07-17 10:44
杜甫,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作了大量的“忧国爱民”的诗歌。这首《去蜀》是诗人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这年四月,杜甫的朋友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府尹严武去世,他在蜀中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船东下,写了这首以“去蜀”为题的诗。“去”即离开。全诗如下: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萧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①古诗:“潇湘逢故人。”②《书》:“尚酞询兹黄发。”③鲍照诗:“翻波扬白鸥。”④《昌氏春秋》:先王之所以治乱安危也。注:乱者治之,危者安之。
注释:
      五载:760年—765年(上元元年—永泰元年)。
      蜀:广义指四川,该诗专指成都。    
     梓州:四川三台,758年(唐乾元元年)改梓潼郡为梓州。
    关塞阻:蜀道难,难返长安。
    潇湘游:将往荆楚游历。
    万事:从前之事。
    残生:后半生。
    大臣:指郭子仪。

    译文:
      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一年还是在梓州(四川三台)度过的。当前到处兵慌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潇湘作客呢? 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头上发丝已由白转黄,表明身衰体弱之极;而展望此去前程,又是那么渺茫难测,只能以抱病残生象江上白鸥一样到处飘泊了。国家安危的大计,自有当政的王公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须杞人忧天,枉自老泪长流呢!



赏析:
  首联“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五载客蜀郡”,“蜀”即指四川。“蜀郡”即四川的成都。这一联诗是说,我(诗人)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一年还是在梓州(四川三台)度过的。其中,一个“客”字,暗示了诗人酸辛的心理,蕴含着极为复杂的情感。首联形成对偶,上句的“五载”与下句的“一年”相对照,不但写出了“客居”的时间之长,也表现出了诗人的无奈之感。
颔联“如何关塞阻,转作萧湘游?”“潇湘”是指湖南两条重要河流,即“潇水”和“湘水”,这里泛指湖南地区。这一联是说,当前到处兵慌马乱,关山交通阻塞的境况下,我为什么反要远去潇湘作客呢?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自己心中的难言的隐衷。其实,在杜甫才到蜀地,是因为当时时局动荡,加上严武又在蜀地当政,为了照顾生活,作起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然而,由于诗人杜甫的本性忠直,做事认真,却被当时的群僚不容,时时遭受嘲笑,受到一些人的妒忌与讥讽,特别是自己的靠山严武去世以后,职位也被卸了,不但生活更加贫困了,而且像杜甫这样的为国真诚,为民担忧的人还能在蜀地,在成都还呆的下吗?所以,诗中的“转作萧湘游”就暗示“去蜀”不是自己本意,而是迫不得已。
  颈联“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黄发”指年纪大了。“白鸥”喻示漂泊、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我(诗人)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头上发丝已由白转黄,年纪大了,身衰体弱了,而今只能以抱病残生像江上白鸥一样到处飘泊了。这一联两句相对,上句写自己虽然做了很多事,但如今也年老了体弱了;下句接着写自己一生中剩余的时间不多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事,只能过着无聊的漂泊生活。诗人抚今追昔的感慨,在叹息自己年老力衰的同时,流露出了无比的酸辛,也表现出“去蜀”的无奈,更为重要的是诗人通过述说自己的衰老而来深深表达了自己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真是表现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情怀。
  尾联“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对于一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诗人来说,自己“残生随白鸥”,确实很无奈的,也很伤感。而现实就是如此,所以诗人说,国家安危的大计,自有当政的王公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须老泪长流呢!对于这两句,就表层意义来说,表面是在自我解脱,其深层意义确实是发出了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诗人就是知道朝内这些人只能以权谋私,承担不起国家顶梁柱的重任,所以,往往是给予鄙视的。比如,杜甫对朝廷重用诸如鱼朝恩等一批宦官就大骂:“关中小儿坏纲纪。”在《寄贺兰恬》中也说:“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而如今,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因此惨遭扼杀,所以,诗人面对国家如此混乱的局面,内心是极其愤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也没有报多大的希望。所以,清人蒋士铨在《南池杜少陵祠堂》中称赞杜甫说:“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可以说,这正是赞扬了诗人杜甫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抱负。

  总而言之,对于“穷年忧黎元”(《赴奉先咏怀》)的诗人来说,多么希望“尚思未朽古,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矛盾的。这首五言律诗,诗人杜甫就总结了自己在蜀五年来的全部生活,不但表现了诗人面对国家混乱的局面而无奈,也表现出诗人杜甫难以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而忧虑。在艺术上,首联对偶,不但开启了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诗人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同时,诗歌中,诗人运用反问和反语,不但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语气,而且也使诗歌更具含蓄性和讽刺意味,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和批判性。



相关阅读

杜甫《晓望》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泊岳阳楼下》“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全
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意思翻
杜甫《绝句漫兴》“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
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

有帮助
(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