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宋词精选 > 宋词赏析 >

陈与义《临江仙》“二十馀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3-11-13 22:09
临江仙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①,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 
①午桥:桥名,在洛阳县南十里外。
②长沟: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育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③“此身”句:言自己虽幸存,但想起世事的变迁,仍不免心惊内跳,感慨不已。
④新晴:雨后初晴,月夜清明。
⑤“古今”二句:古往今来的是非成败,都已化作夜晚渔夫的歌声。
⑥渔唱:打渔人的歌儿。这里作者叹惜前朝兴废的历史。
⑦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译文】
回忆往昔,曾在午桥桥上豪饮,坐中多是杰出的英雄。月光随着长沟的水波静静东。在杏花的疏影里,我们吹笛东玩乐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日子,竟如同一场梦,我虽然还活在世上,但一想到当年的那场乱世场面便后怕。如今我闲着无事登上小楼,看那雨后新出的美景,感叹古今多少兴衰往事,只能交付给那些渔翁,渔人只是三更平静唱说。

【译文二】
忆昔日在洛阳午桥酣饮,在座的多是豪杰精英。明月无声地随长沟流水远去。在杏花疏落的暗影里,笛声悠悠直吹到天明。
二十多年岁月犹如一梦,此身劫后虽在但往事仍让人心惊。闲登阁楼看雨后晴空。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事,都化做了渔人三更的歌声。
【评点】
本篇为登临感怀之作。宋绍兴五年(1135)五月,陈与义因病辞官,住在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词人回想起自己二十年的经历,感慨万千,尤其是靖康之难,更是不堪回首。本词正是作于此时,词人当时四十六岁或四十七岁。
上片追忆二十多年前在洛阳午桥聚会欢饮游乐的生活,抒写对充满豪情壮志的青年时代的逝去的感伤,状景历历如绘,意境优美。“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词人的故乡是洛阳,城南的午桥是他昔日呼朋唤友结伴游玩宴饮的地方,而现在自己沦落异族,想起以往座中那些“豪英”,抚今追昔,令人伤感。记忆中都是良辰美景:“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时洛阳是流月仙境般的明净和幽寂,在杏花疏落的暗影里,与朋友笛声悠悠一直吹到天明。如此美景,如此闲情雅兴,怎能不让人追忆?怎能轻易忘怀?即使谈之都让人觉得愉悦而爽朗。
下片转言今情,感慨国事沧桑、身世飘零,用笔空灵,内涵丰富。“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写今日的情景。“如一梦”感叹往事如烟缥缈无踪,二十年风雨颠簸;“堪惊”是胆战心惊的意思,词人虽未点明具体为何事,但联系他的经历,应该是指靖康之难,以及自己交游零落的生活。“闲登小阁”,看似有闲情逸致,实则感怆无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词人将古今兴亡,都收拢到渔人三更的歌声中,余韵不尽。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南渡之后所作,抒发了对北方失地的思念。上阕回忆二十年前的洛中旧游。开头两句是写在洛阳午桥庄痛饮的豪兴。“长沟流月”三句,表达对故乡的真切怀念。下阕开头两句强调北宋统治者竟如此无能、南宋新皇帝根本不愿收复失地的复杂心情。“闲登”句用萧散逸兴表示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结尾两句将古今兴亡都付之半夜里渔翁的歌唱,外表超脱、放达,而内心深处十分感伤。

这首词写作者追忆当年的游赏聚会,因此方沦陷,无法归去,他想到故乡洛阳,不禁无阴感慨。词中以淡语写哀伤,显得格外含蓄深沉。午桥 是中唐名相裴度的别墅,裴度又是维护朝廷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坚决主张武力镇压淮西吴元济叛乱并取得成功的人物,属中兴名臣。上片开头写在午桥豪饮,尽是英杰,表现出当年是位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传诵之名句,情境俱现,风格俊朗。上片是关于“洛中旧游”的回顾。下片是感慨抒怀。过片一句推进到当今,“如一梦”、“堪惊”等言,往事如烟,二十年风雨颠沛,交游零落,国事沧桑,尽括其中。末尾将古今兴亡,收拢到三更渔唱,空灵凄忱,余韵不尽。尾二句化用张升《离亭燕》词:“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之意。“三更”只是为了押韵,不必拘滞。尾二句宕开,故作旷达语,尤觉叹惋之意袅袅不绝。全词在豪放中见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胡仔评曰:“清婉奇丽,简斋惟此词为最优”(《苕溪渔隐丛话》)。全词在豪放中见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辞》酬午日①,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②。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
①午日:端午节。
②戎葵:即蜀葵。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译文二】
高声吟咏《楚辞》度过端午,流落天涯只觉时节来去匆匆。石榴花比不上舞女的裙子红。没有人知道我此刻心情,一曲歌罢满帘鼓动悲风。
心系万事可我已老迈,蜀葵却依然含笑俏立墙东。杯中酒的深浅和去年相同。试将酒浇进桥下的江水,让它今晚流到屈原逝地湘中。
【评点】
这首词写于建炎三年(1129),当时词人流落到湖南、湖北一带,正赶上端午节,于是提笔挥毫,借凭吊前人,抒发满腔爱国之情。
上片伤怀吊古,饱含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慨。开篇一句气势雄浑,“酬”字点明主旨,借古伤今。高唱《楚辞》,以酬端午,从对屈原的悼念中自然而然地生发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流,于是不禁又想起美好的往事。“榴花”句,是对旧日的追怀,可见词人对当年幸福美好的生活饱含怀念和眷恋之情。从昔日的志得意满、名声显赫到今日的颠沛流离、孑然一身,词人的内心之中,该是沉积了多少孤寂、伤感?“歌罢满帘风”,暗示词人微妙的心理变化,情景交融。上片境界萧疏、旷远,颇为感人。
下片抒写爱国情怀。“万事一身伤老矣”,是饱经丧乱、浮沉之后词人发出的喟叹之语,境界苍凉,气势豪迈。“戎葵”句,写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坚定不移。词人在这里使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向日葵以灵性,化虚为实,以“凝笑”强化自己的情感。结尾三句,思绪又回到眼前的端午节。此情此景,依稀似去年,这说明词人的伤感由来已久,只是现在更加深重。他把酒酹滔滔,盼望酒水能流到汨罗,这是词人深沉爱国情怀的体现,感人肺腑。
这首词首尾呼应,借端午节凭吊屈原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笔致深婉,情感真挚,结尾情景交融,蕴藉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

[赏析]
词人端午节怀念屈原,忧叹时局、自伤流落故作此诗。开头两句说端午节匆匆来到,只是身在天涯只有靠朗读《楚辞》以消磨节日。“榴花”三句,写南渡后歌儿舞女仍不知词人咏《楚辞》之意。这显然是嘲讽苟且偷安的朝廷。下阕自伤身世。本想承担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事,但无法实现。这正是最堪伤心处。于是天天借酒浇愁,年复一年。且将酒浇到江中,与屈原亡灵借酒勾通。全词怀古伤今,感念北宋灭亡,回天无力,苍凉低徊。

本篇当为宋室南迁、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简斋先生年谱》记载:“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贵仲正寇,入洞庭;六月,贵仲正降,复从华容还岳阳。”又《宋史·陈与义传》载:“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踚岭桥。”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宣和四年(1122),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酬即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在这值得纪念的节日里,词人心灵上的意识在歌声中起伏流动。“节序匆匆”的感触,“榴花不似舞裙红”的怀旧,“无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诸于激昂悲壮的歌声里,而“满帘风”一笔,更显出作者情绪的激荡,融情入景,令人体味到一种豪旷的气质和神态。

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诗中所咏的,“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疏”(《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其对自己岁数的悲叹,与词同调。“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墙边五月的葵花,迎着东方的太阳开颜。“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则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年老流落他乡,但一股豪气却始终不渝。这“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三句写此时此刻的心情。满腔豪情,倾注于对屈原的怀念之中。“酒杯深浅”是以今年之酒与去年之酒比较,特写时间的流逝。酒杯深浅相同,而时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感喟深远。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时间的流逝中,深化了“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慨叹。突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情绪的激荡,促使词人对诗人屈原的高风亮节的深情怀念,“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元好问在《自题乐府引》中说:“世所传乐府多矣,如……陈去非《怀旧》云:‘忆昔午桥桥下(应作上)饮’又云‘高咏楚辞酬午日’,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以此词而论,吐言天拔,豪情壮志,意在言外,确如遗山所说“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我们从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从对“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浩叹中,从对“酒杯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可以领略到词人“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黄升说《无住词》“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中兴以来绝句妙词选》卷一),指的也是这种悲壮激烈的深沉格调。



相关阅读

李煜《蝶恋花》“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陈亚《生查子·药名闺情》“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李彭老《生查子》“深院落梅钿,寒峭收灯后”全词
李持正《明月逐人来》“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
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阅读答案及赏析
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

有帮助
(5)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