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2016语文高考考前古代诗歌阅读题训练及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23 08:50

古代诗歌阅读(一)
1.(1)借景抒情。广袤的原野一望无际,天际的白云和远方的树林融为一色;天气寒冷,南飞的大雁正聚集在河滩上休憩。诗人借空旷萧索的环境与自由南飞的大雁,表达思乡而不得返乡的孤独愁苦之情。(如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亦可)
(2)①本诗的语言自然、朴素,如首联“三载”“不在家”等,用语浅显、直白。②思乡之情含蓄蕴藉。尾联以“京华”代指家乡,以“无限意”表达心中的万千感慨,不直言吐露思乡的悲切,但思乡之情已不言而明。
2.(1)词的上片借吕洞宾的典故以及洞庭湖深邃、广袤的景象,塑造了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旷达、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形象。
(2)作者通过“人间”与“君山一点”,“变尽”与“自古如今”,形成了反差与强烈对比,并由此联想到国家命运,表现了作者伤时忧国的情怀。
3.(1)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2)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激愤之情。
4.(1)听鹤唳,望秋山,赏绿萍,看青苔。
(2)环境幽静:听鹤唳和望秋山,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满池的绿萍,斑斑点点的青苔,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心境清静:没有徭役的烦扰,清闲;“料无车马客”,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心里清净。环境幽静是心境清静的折射,对“静趣”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5.(1)“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
(2)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6.(1)“蘸”是动词,拟人手法,写两岸的桃花蘸水而盛开;写出桃花鲜艳饱满的形态,烘托出生机盎然的美好春天的景象。
(2)刘诗写闺中女子的动作情态,抒写其在春日中的闲闷忧愁之情;徐诗则通过描写游人所见之景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