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宋元明清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8篇)(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08-12 09:45
10.(1)春季(春天)    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
(2)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意思相近即可)
11.(1)周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都用了拟人手法。①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情感,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神态,也把自己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②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他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的时光,它撩起了人的种种愁绪。作者从中将自己的老迈伤感的情绪传达了出来。
12.(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1分),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以下理解亦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
13.(1) 本诗写了边城堡垒烽火不断,遍地号角,官吏贪婪,农事败坏,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反映了当时战事频繁,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2) 颈联写了一派荒芜萧条的景色:白云低垂,与草原连成一片,江面广阔,白雪覆盖着无垠的黄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怨愤,对国家前途的忧心。尾联写虽历经战火和风雪,梅树依旧顽强坚贞,透露出春的消息。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及坚定信念。诗人寓情于景。借景物的变化,含蓄深沉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14.(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 “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答出任何四点即得)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意思对即可)
15.①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16.(1)李白苏轼举头望月是思念故乡、怀念亲人(望月抒怀、望月怀远),哈代关窗挡月是因为爱已消失,诗人不想回忆从前美丽的时光、甜蜜的情意、欢笑的生活。
(2)(中国诗歌中的月亮使人感到“清寒”(霜、清、冷),有清寒之美,而外国诗歌中的月亮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有温馨之美。
17.(1)指的是“屠狗功名”和“雕龙文卷”两种人生追求。
    (2)借景抒情,用一片日薄西山、惨淡萧条的景象来表现现代的黑暗、心灵的苦闷。(具体分析略)
    18.要点:起笔两句在内容上统领全诗,运用了即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所选景物如高台、朝日、悲风、北林等都具有悲凉、阔大的特点,营造了高远的意境,渲染了悲怆的气氛,并以“悲”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示例:全诗意在寄托诗人的相思之苦,但起笔便引高台二字,使得境界十分开阔,诗人在这浩远辽阔的背景下受秋风、沐朝阳、望北林,寄情于景,于是诗人心中的悲便有了力度,更能震撼人心,因为环境愈开阔,心愈空旷,孤独就愈明显,以壮景写哀情,情愈显其哀,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