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古诗歌鉴赏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例题及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4-12-01 20:32
鉴赏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1.比喻。
例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淮山:淮河一带的远山。②淀:即“靛”,深蓝色染料。
这首元曲最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
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而且句句用比,一句一景,千姿百态,气象雄伟。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色和形的角度写远望长江,形象而有气势;
“塞鸿一字来如线”一句则只从形的角度,描写南归的大雁“一”字排开,掠过江天的景象,这既点明时令,又引人遐想。
这首曲是作者晚登浔阳楼的即兴写景之作,曲词描绘作者秋登浔阳楼所见长江周围景象,七个比喻句,从物象的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着墨,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
回答本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最主要的修辞手法,以及后面“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的提示,因为这首词在主要表现手法比喻之外,还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泻尽江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漫,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上片中,词人以一句“声声泻尽江波绿”写筝上弹奏的音乐,使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
用了“通感”(“比喻”亦可)手法。
将听觉艺术的音乐比作湘江绿波倾泻,流畅无碍。
无形的音乐声,在词中化为有形有色的形象,既写出弹者技高,又写出听者品音入微。
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词。词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位女子弹奏古筝的艺术效果,既有动作的描写,也有神态的描写。
题目明确限定一句话所使用的手法,所以,回答此题并不难。
2.拟人。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叶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注】①上阳:唐宫名,被谪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宫人在叶上题诗,唐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②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叶、日月、泥尘以感知,寄情真挚,表达对残叶命运的同情与关切。
②本诗还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
第三、四句,把残叶现今的凄苦情状与往昔盛时的温馨可人进行对比;
第五、六句,把残叶未落时日月的有情与残叶经霜委地后泥尘污染的无礼进行对比。
从而揭示了残叶的命运,寄寓深沉的感慨。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抱花的温馨;把叶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无私地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祝福。
修辞手法不难回答,重点和难点是效果,要联系具体的句子来分析,不能只有结论。
3.夸张。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流泪的样子。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
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
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情感表达细腻之中显豪情。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久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龙钟”是淋漓沾湿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的眷念。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
本题提问比较具体,思考的范围窄,所以难度不大。可以对常见的修辞手法一一地排除,最后确定答案。
4.借代。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
答:______
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它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了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恼与苦闷。作者在表达这种心情的时候,没有采取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委婉含蓄地通过一问一答把自己的情感轻轻地吐露了出来。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包括两层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效果。把这两层意思表述清楚,就是解答本题的要求。
5.对偶。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两句运用了对偶(对仗)的修辞方法。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句式工整,意思互补。
宜阳城在河南西部,唐代最大的行宫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李华的《春行即兴》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原本繁华热闹的地方,现在野草萋萋,一片荒凉:涧水乱注,花自落,鸟空啼,多么寂寞冷落。虽然句句写景,没有抒情,但句句景物都饱含着诗人的今昔之感和凄凉心境。
对偶是诗歌常见的修辞方法,几乎每一首诗都运用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极容易被忽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