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赏析 >

陆游《楚城》“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4-01-04 10:57
楚城   
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注释
①楚城:楚国的故城,指秭(zǐ)归。
②荒城:秭归城。
③屈原祠: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建有屈原的祠堂。
④猿(yuán)鸟悲(bēi):猿猴和鸟儿都发出悲鸣。
⑤一千五百年:从屈原在汨(mì)罗江投水自杀,到宋孝宗淳熙年间,大约相隔一千五百年。
⑥滩(tān)声:江水拍击河滩的声音。

参考译文
滚滚长江流过荒芜的秭门城旁,两岸鸟呜猿啼是那么忧伤。隔着川流不息的江水,是诗人仰慕的屈原的祠堂。
在屈原愤然投江后这一千五百年间,星移物换,屡经兴亡。只有江水拍击江岸的涛声,依然同屈原在世时一样。

赏析
《楚城》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被宋孝宗从抗金前线召还东归,顺长江而下到达归州时,面对楚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感慨自己的报国壮志不能实现,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古城荒废、猿鸟悲啼、人事变迁等风云变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是表达了现实的慨叹。
第一句先点明“城”在“江上”,并用“荒”和“悲”定下全诗的基调。楚国强盛的时候,楚城并不荒凉,但楚国衰弱的时候竟成“荒城”,就不能不感到“悲”。接下去,诗人就用了一个“悲”字,但却不说人“悲”,反而用了拟人法和侧面烘托法。“猿鸟”怎么会懂得人世的盛衰,说“猿鸟”只是为“楚城”的“荒”而感到悲哀,怀念以前的人的悲哀可想而知。
第二句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楚城”为什么“荒”,却用“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句进一步确定“楚城”的地理位置。其中“便是”一词,把“江上荒城”与“屈原祠”联系得十分紧密。
三四两句,仍然是在说屈原。从屈原那时到宋代,时间已过了一千五百年,除了江上的“滩声”仍像一千五百年前那样“常如暴风雨至”之外,人间万事都不像以前的时候。“滩声”依旧回荡在“楚城”,而“楚城”已经不像以前的时候,“滩声”依旧回荡在归州,而归州也已经不像以前的时候。星移物换,城荒猿啼,一切的一切,都不像以前的时候。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滩声依旧来反衬人间万事万物的变迁,从而联想到楚城的荒芜,表达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楚城荒废的状况有所感伤的情怀,许多不便于细说、说不尽的地方,都蕴蓄在慨叹和停顿当中。

赏析二
谋篇布局
题为“楚城”,而只用第一句写“楚城”;第二句和三四句,则分别写“屈原祠”和江中“滩声”。构思谋篇,新颖创辟。
“江上荒城猿鸟悲”,先点明“城”在“江上”,并用“荒”和“悲”定了全诗的基调。“楚城”即“楚王城”’“楚始封于此”,是楚国的发样地。楚国强盛之时,它必不荒凉;如今竞成“荒城”,就不能不使人“悲”!接下去,作者就用了一个“悲”字,但妙在不说人“悲”,而说“猿鸟悲”,用了拟人法和侧面烘托法。“猿鸟”何尝懂得人世的盛衰?说“猿鸟”尚且为“楚城”之“荒”而感到悲哀,则凭吊者之悲哀更可想见。“江上”二字,在本句中点明“楚城”的位置,在全诗中则为第二句的“隔江”和第四句的“滩声”提供根据,确切不可移易。
在第二句,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楚城”为什么“荒”,却用“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句进一步确定“楚城”的地理位置,但不仅如此。
屈原辅佐楚怀王,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却遭谗去职。怀王违反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使楚陷于孤立,为秦惠王所败。此后,怀王又不听屈原的劝告,应秦昭王之约入秦,披扣留,死在秦国。楚顷襄王继立,信赖权奸,放逐屈原,继续执行亲秦政策,国事日益混乱,秦兵侵凌不已。屈原目睹祖国迫近危亡,悲愤忧郁,自投汨罗江而死。至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楚国终为秦国所灭。
明乎此,就不难理解:因为楚国的命运与屈原的遭遇密不可分,诗人一见“楚城”的荒芜,就想到了屈原的遭遇。
“江上荒城,——猿鸟悲!”从语气看,这是慨叹;就文势说,这是顿笔。楚城如此荒凉,连猿鸟都为之悲伤,而楚城的隔江,便是屈原的祠庙啊!这无限感慨中又蕴蓄了多少说不出、说不尽处。
两句诗,欲吐又吞,低回咏叹,吊古伤今,余意无穷。
三四两句,仍然是再伸前说。一三两句,只用“便是”结合“江上荒城”与“屈原祠”,接下去似应伸说那二者之间的关系。然而这样写,其意便浅,所以诗人别出心裁,照应着第一句的“江上”与第二句的“隔江”去写“滩声”。
从屈原那时到现在,时间已过了一千五百年,除了江上的“滩声”仍象一千五百年前那样“常如暴风雨至”(《入蜀记》)而外,人间万事都不似旧时。“滩声”依旧响彻“楚城”,而“楚城”已不似旧时;“滩声”依旧响彻归州,而归州亦已不似旧时。陵变谷移,城荒猿啼,一切的一切,都不似旧时啊!
诗人在此以少总多,纳“楚城”和“屈原祠”于“滩声”之中,并以“滩声”的“似旧”反衬人间万事的非旧,而“楚城”之所以“荒”、“猿鸟”之所以“悲”、屈原之所以被后人修祠纪念,以及诗人抚今思昔、吊古伤今的无限情意,许多不便说、说不尽处,都蕴蓄于慨叹和停顿之中,令人寻味无穷。全诗也就到此结束,不再“伸说”,也无须“伸说”。

修辞
这首七绝,在运用反衬手法上也有独创性。第一句写楚城在‘江上”,第二句写屈原词在“隔江”,从而以两个“江”字出响彻两岸的“滩声”,使四句诗形成了天衣无缝的整体。江水流怨,滩声吐恨,那流经楚城与屈原祠之间、阅尽楚国兴亡和人世巨变的江水及其“常如暴风雨至”的“滩声”,是为屈原倾吐怨愤之情呢,还是为南宋时期与屈原有类似遭遇的一切爱国志士倾吐怨愤之情呢?



相关阅读

唐朝边塞诗人及其作品鉴赏
与儿童有关的古诗词9首
诗歌鉴赏--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方法
高适《燕歌行》“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归庄《观田家收获》“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