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版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唐诗三百首全集
宋词精选
古诗三百首
元曲鉴赏
诗词名句
古诗考题
古诗名文
古诗配图
文章阅读
名人名言
热门标签:
宋词精选
李白的诗
诗词名句
古诗三百首
王维的诗
杜甫的诗
宋词三百首
唐诗
辛弃疾的词
宋词
宋词名句
宋词赏析
古诗
李商隐的诗
古诗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赏析
>
风(唐·李峤)全诗赏析与翻译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1) 三秋:晚秋,指家历九月。
2) 二月:指农历二月,即早春。
3) 斜(xiá):倾斜。
译文:
秋风吹落了树叶,春风吹开了百花。江风卷起千尺波涛,狂风刮得万竿翠竹歪歪斜斜。
能吹落三秋的黄叶,
可拂开二月的春花。
能掀起江上的大浪,
可刮斜万根坡上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从动态上描绘了风的力量: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以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这是一首构思别致的咏风诗。诗中不出现一个“风”字,也看不到常用来描写风的“吹”“刮”等字眼,但我们仍能从四种自然现象上感受到风的力量。
前两句从季节变换的角度描写风温和的一面:秋风吹来,树叶飘落;春风拂面,百花开放。后两句从地点变换的角度找写了风粗犷的一面:大风吹过江河,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万竿翠竹歪斜起伏。这首诗对仗工整,韵律优美,每句诗中巧妙地嵌入一个数字,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技能。
作者:
李峤(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 (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 李陵比苏味道、 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
相关阅读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全诗翻译赏析
己亥杂诗(龚自珍)古诗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
有禅意古诗十首鉴赏
朱彝尊《出居庸关》“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
谢灵运《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全
有帮助
(59)
98.30%
------分隔线----------------------------
上一篇: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与翻译
下一篇: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全诗译文及诗意赏析
栏目列表
古诗赏析
宋诗鉴赏
明诗鉴赏
古诗十九首
推荐内容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句集锦鉴赏
有关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鉴赏
贺知章《咏柳》诗意解析及朗读视
汪莘《湖上早秋偶兴》“金风玉露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春晚绿野
古诗文图片鉴赏
李白《客中作》古诗配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