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器或力量。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 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C. 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D. “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16. 请从内容 、 表 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的不同。(6分) 参考答案 15.B(“一、二联以描写为主”错,一、二联是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是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一、二联以记叙为主。) 16.(1)内容:①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 ②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 (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 (3)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雄浑豪放,感情充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