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泛若耶溪【注】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篇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写诗人跟随伴侣,去隐居之地,不与世事。 B.“晚”字点明泛舟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 C.“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描写随着时间推移,舟行所至另一新境,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D.“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16.有人说此诗“所写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动势的?(6分) 参考答案 15.A 【解析】A. “诗人跟随伴侣”错误,曲解诗句意思,“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中的“偶”即“遇”,诗人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并非“跟随伴侣”之意。 16.①移步换景。从“入溪口”到“转西壑”到“隔山望”,“入、转、望”移步换景,直接写出行程变化。 ②反客为主(或化静为动)。“林月低向后”意思是“林中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背后”,本是船在行驶,而此处却说“林月向后”,以月之“向后”来展现船之“向前”。 ③比拟。“潭烟飞溶溶”,一“飞”字,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雾气升腾飘逸的景状。(1条2分,共6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