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子由① 苏轼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②。 (注)①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②《庄子·天道》中,工匠轮扁嘲笑在读书的桓公,轮扁解释嘲笑的原因是,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堆”“攻”两个动词,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 B.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与批判。 C.书籍只承载一部分“圣人意”,如同“弦”和“机”,无法表达“圣人意”的全部内容。 D.尾联的“笑”与标题的“嘲”相呼应,典故中的轮扁和桓公,可以看作苏轼兄弟的类比。 16.苏轼借助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治学观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B 16.(1)不能死读书,真正的“圣人意”在书本之外,要靠自己去揣摩;(2)和读书相比,实践有时候更重要,因为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读书得到的,只能通过实践自己去慢慢理解,积累经验。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 B.“鄙夷与批判”错。作者将子由比作啃书的蠹虫,写出他读书的勤奋和用功。然后为后文提醒他不要只知死读书做铺垫。 文章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