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征人分别 何逊 凄凄日暮时,亲宾俱伫立。 征人拔剑起,儿女牵衣泣。 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 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的开头两句写了送别的场景,暮色茫茫,四野凄迷,送别的亲朋好友,悄然伫立,这一开头颇有感染力 B、三、四两句写征人受到感染,拔剑而起,高举手中之剑,而孩子们也因为他的这一举动害怕而哭泣。 C、第五、六句写军队的行动,实写战争之境,描绘了战线之长,军情之急,展示了征人的豪情壮志。 D、何逊以情词宛转悠扬见长,本诗却颇有英豪之气,读来令人能感受到男儿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豪情。 E、本诗从第三者的角度记其所见,但在叙述中能通过环境来渲染气氛,又能刻画具有特征的人物形象,所以情感的表达真挚动情。 答案:BC 解析:(B小孩子不仅是因为害怕而哭泣,有胆怯,但更有不舍父亲离去的不舍之情;C选项不是实写,而是想象之景。) 15、本诗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对全诗的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最后一句是说征人愿意为国效力,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哪里还用说什么“马革裹尸”还呢?(3分)诗的前四句写征人和家人分别的场景,动人心弦,最后两句表达了征人的豪情壮志,使得感情不流于感伤,有了进一步的升华。(3分) 解析:“横行”一语出自《史记·季布列传》:“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诗中用此语,亦透露出征人的豪情壮志。《后汉书·马援传》记载:“(援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诗的结尾把这个意思又翻进了一层,既表现了“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的决心,而且就是战死沙场,也无须说什么“马革裹尸还葬”。诗的前两句写征人和家人分别的场景,动人心弦,最后两句情感有升华,不泥于儿女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