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萧立之《偶成》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2-22 10:38
偶成
[宋]萧立之
雨妒游人故作难,禁持闲了下湖船。
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慳:缺少,没有。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眼”是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句子,是诗词的主旨所在。第一首诗的“诗眼”是第三句。
B. 《偶成》的前两句是委婉的讽刺,而第三句直接表明态度:城里人怎么能知道雨对农耕的好处?
C. 《偶成》的第四句表达的是城中游人因天气不放晴而不能放风筝的遗憾之情。
D. “一枝一叶总关情“用语双关,此“情”不仅指郑板桥画竹所用之情,也指对百姓的点滴生活的关注之情。
E. 两首诗都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但萧立之的感情更加强烈,这从第三句的反问句“岂识”即可看出。
15. 请概括两首诗主旨的异同。

【参考答案】
14. CE C项,表达的是对城中人的斥责之情。E项,“萧立之的感情更加强烈”,说法有误。郑板桥听到风吹竹叶发出的萧萧声,怀疑是百姓的疾苦声。可见对百姓的关心之切。
15. 相同点:都表现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不同点:第一首谴责了城中那些只知玩乐、不知农时的人;第二首表达了作为州县吏应做好父母官的心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主旨的分析。属于比较阅读,分析异与同。萧诗,全诗通过城里人和乡下人对下雨的不同感受的描写,讥讽了城里那些不知稼穑艰难,只图享乐的富贵闲人。抓住最后两句中“城中岂识”“却恨悭晴”以及“农耕好”“放纸鸢”等关键词语理解、分析。郑诗,在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分别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





文章标签: 写景   同情   抒情  



相关阅读

《摄山秋夕作》阅读答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赏析及阅读答案
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范成大《横塘》阅读
杜睿《登金山寺塔》阅读答案
咏史怀古诗与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