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硫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②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杭州任职期间所作。太冲、表之、公实,是作者三位友人的字。②武陵源:指桃花源。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写诗人于初夏的傍晚同友人在郊野漫步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B.首联以山峦耸立、田野葱翠、村落绵连,写出了乡野秀美而淡远的特点。 C.农人“插秧针”的场景让诗人若有所思,更坚定了其辞官归隐的决心。 D.诗歌通过描写、议论等方式,表达了对田园风光以及农事的喜爱之情。 16.下列与“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表达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王硅《金陵怀古》) B.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C.造物陈诗信奇绝,匆匆摹写不能工。(陆游《日暮自湖上归》) D.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范成大《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 17.诗歌第二联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景物,请任选其中两种加以赏析。(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洪炎《野步》诗的首句运用叠词“矗矗”和“田田”,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且富于音乐美。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也运用叠词“寻寻觅觅,① ,② ”,有评价说“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③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④ ,不绝如缕”,也使用叠词来渲染箫声的悲凉幽怨、婉转悠长。 洪炎诗第二句“近是人烟远是村”一句,又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写“村与烟”的诗句“⑤ ,⑥ ”。 参考答案 15.(3分)C 16.(3分)C 17.(6分) 答案示例:第二联运用远近结合和比喻(联想、用典)等手法描写景物。先写鸟儿从天空飞过,耳边传来远处灵隐寺疏朗的晚钟之声;再写盛开的百花映带着流水,胜境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这两句诗形象写出郊野景色的幽美迷人,自然引出后面的理趣“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评分标准:答对两种手法(或角度),2分;结合诗句内容赏析景色特点、情感主旨、表达效果等,4分。手法(角度)有比喻、用典、联想、远近结合、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等;从听觉或视觉角度理解“鸟”、从视觉或嗅觉角度分析“花”等意象均可。要视学生答案的合理程度赋分。 18.(6分) ①冷冷清清 ②凄凄惨惨戚戚 ③其声呜呜然 ④余音袅袅 ⑤暧暧远人村 ⑥依依墟里烟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
||||||